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进京演出——
古韵新声扬清风
“念祖楼台高百尺,谏官祠宇壮千秋。”11月23日,铿锵激昂的昆腔回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内,由中共浙江省纪委、中共温州市委指导,永嘉昆剧团倾力打造的原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在此上演。该剧聚焦温州籍历史名人徐定超智破贪腐大案的事迹,一改传统昆剧温婉柔情的特点,以硬核剧情助力廉政教育创新表达。
永嘉昆曲(简称“永昆”)作为昆曲的重要支脉,其保护与发展历来备受重视。
进入新时代,如何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服务当代社会?自2022年起,浙江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宣传部与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协同发力,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昆曲艺术与廉洁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原创昆剧《监察御史徐定超》正是这一探索结出的硕果,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历经三载精心打磨,该剧广泛吸纳各方意见、数易其稿,最终成功塑造了既承载厚重历史底蕴,又能引发当代观众共鸣、实现美学与廉洁教育融合的“清风”文化IP。“我们的创作初衷之一,就是让‘廉元素’搭乘多种载体‘火’起来、‘潮’起来,达到雅俗共赏、提升廉洁教育效果的目标,希望观众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该剧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剧在叙事上大胆借鉴影视剧创作手法,节奏明快,剧情推进迅速。开篇即以几句唱词、一道圣旨,迅速将观众带入历史情境与矛盾旋涡,笔墨简练而又张力十足。同时,该剧巧妙运用大写意手法,在紧张激烈的剧情中营造出悠远诗意与深刻意境,提升了作品的美学品格。剧中亦不乏适度的夸张处理,用以营造喜剧效果,调节戏剧节奏,增强了观赏的趣味性。
该剧编剧、北方昆曲剧院一级编剧王焱表示,该剧创作时并非简单图解“监察”职能,而是致力于塑造一个立体、完整的人。“我们创作的是一部以高度艺术性为核心,兼具廉洁文化教育功能的原创昆剧。唯有具备高度的艺术性,才能吸引人、滋养人,进而于无声处实现教化,让廉洁思想真正深入人心。”王焱说。
为使剧目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作,主创团队对《监察御史徐定超》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至今剧本已修改超过30稿。”王焱说,全剧在保持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吸取各方意见建议,从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等方面进行打磨、提升,让故事情节更动人、人物形象更饱满、舞台更简洁、感染力更强烈。
剧本方面,主创团队对进京演出版本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调整,比如着重加强了徐定超与剧中关键人物之间的戏剧张力与互动关系。通过鲜明的人物对比与朝审环节的激烈冲突,徐定超刚正不阿、智勇双全的形象更为饱满,反腐斗争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也得以凸显。
音乐设计上,在坚守永昆独特戏曲音乐韵味的同时,大胆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使音乐节奏更富变化,有效服务于人物刻画、剧情推进与情感渲染,实现了音乐与剧情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舞美与服装则遵循“厉行节约”原则与“舞美为辅、演员为主”的艺术导向,追求简约大气的风格。舞台背景巧妙烘托剧情氛围,服装设计则依据人物身份与场景变化,精准运用色彩差异,既符合历史语境,又增强了舞台的视觉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
自2023年8月试演以来,《监察御史徐定超》先后获得温州市与浙江省两级文化艺术基金的扶持,不仅在温州多地进行了多轮巡演,更先后亮相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节、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等,累计演出已逾百场,广受好评,被赞誉为“当代廉政戏的典范”。“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仍将在细节上不断打磨,力求将《监察御史徐定超》锻造成为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精品。”王焱说。
此次进京演出,适值相关重要批示20周年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3周年的关键节点,具有特殊意义。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在此演出,不仅是对该剧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扩大廉洁文化精品力作辐射面与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从历史深处走来,携清风正气而至,《监察御史徐定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担当,正为传统戏曲的当代转化与廉洁文化的广泛传播,书写崭新篇章。(本报记者 彭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