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秦雯)10月26日,中西戏剧对话暨“俏见桂韵·桂剧文化展”在桂林漓江边拉开帷幕。活动以桂剧为核心,融合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等非遗,通过现场演出、中外戏剧对话、互动体验等多元环节,展现中华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尼泊尔、阿富汗、塔吉克斯坦、老挝、柬埔寨、摩洛哥等十几个国家的戏剧爱好者及市民游客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桂林青年戏曲演员演绎了桂剧《拾玉镯》《贵妃》选段,细腻传神的表演展现中华戏曲的艺术特质;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春桃、秦志平带来广西文场、桂林渔鼓、彩调的精彩片段,多角度呈现中华传统曲艺的多元活力。
在“传统的脉搏,世界的舞台”中西戏剧对话环节,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树萍与瑞士戏剧导演安准斯·齐默尔曼深度对话。安准斯表示,桂剧的写意美学与欧洲戏剧的沉浸式表达虽路径不同,但都在追求艺术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这种殊途同归的特质令人印象深刻。他称赞:“桂剧演员用极简的舞台手段传递丰富情感,这种‘留白’的艺术非常高级,未来希望能将桂剧的程式化动作融入欧洲当代戏剧创作,为跨文化剧场注入新灵感。”张树萍认为:“非遗艺术需要融合发展,需要借助年轻化、国际化的交流方式,才能让历史悠久的桂剧声腔持续流淌在当代生活中。”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彩调模仿、文场学唱、渔鼓节奏教学等互动环节。来自德国的诺伯特说:“十分荣幸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特别喜欢演员们优美的唱腔、精致的服装。”古典主义肖像摄影师佩雷表示,地方戏曲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愿这种国际交流越办越好。
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对桂林艺术节“国际化、年轻态”宗旨的生动实践,让传统戏剧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公众,让更多中外年轻人感受中华传统戏曲的魅力,有助于推动非遗艺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