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0日,由中国旅游报社、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本溪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暨辽宁省非遗国潮购物月活动在本溪举行。本次活动以“非遗活态传承+文旅消费升级”为主线,旨在通过打造一系列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推动非遗在有效保护、活态传承中实现价值转化。
人间烟火与人文风情
在东北黑土地的东南部,辽河奔腾入海之处,辽宁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从渤海之滨到平原之地,从辽西丘陵到辽东山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交织出一幅绚丽的饮食文化图景。
台安火勺制作工艺、刘氏熏酱制作技艺、高桥陈醋制作技艺、本溪永隆泉满族传统酿酒工艺……活动现场,一边是全省非遗市集展览展销专区香飘阵阵,6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此集中展示,琳琅满目的美食吸引了一大批市民游客驻足;另一边是大连长海号子、抚顺地秧歌、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本溪鼓乐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登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现场品尝了好几种特色美食,也了解了背后的制作技艺,这些世代相传的技艺已经超越味觉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的延续,一边吃一边学,真的很有意义。”本溪市民张先生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大连长海号子,辽阔粗犷、高亢悠扬的音调让我非常震撼,有机会一定去大连再听一听。”
为丰富非遗美食体验,让旅游目的地更火爆,2025年,辽宁推出“关东风情匠心传承”辽宁中部非遗之旅、“海陆交响·文化盛宴”辽宁滨海非遗之旅、“山海相依·文明华章”辽西非遗之旅、“山河圣境·古韵新生”辽东非遗之旅等18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这些非遗旅游线路带动的美食旅游十分火热,推动了非遗美食体验从“单点品尝”转向“全域沉浸”。
在2025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宣传推广活动现场,2025年辽宁省非遗美食特色旅游线路正式发布,包括辽菜薪传——品山海间的非遗美食之旅、辽河鱼宴——宫廷贡品到渔家灶台之旅、民族融合——鉴满蒙风情美食温泉之旅、多元交融——享锡伯故里玉都羊汤之旅、满乡寻味——觅本溪山林采撷匠烹之旅等,非遗美食线路串联起辽宁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辽宁文旅消费的重要纽带。
多元特性与多彩交融
辽宁历史悠久,非遗资源丰富,是文化和旅游大省,非遗美食项目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东部山区丰富的山珍野味,西部丘陵地区的杂粮饮食,南部沿海的海产佳肴,以及中部平原的农耕美食……这些美食元素共同构成了辽宁美食的多元格局,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传统,更为辽宁美食注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10月11日,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展示馆外,一场精彩的乞粒舞表演引得阵阵喝彩。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乞粒舞集象帽舞、长鼓舞、碟舞等多种舞蹈形式于一体,同时吸收了朝鲜族“双层舞”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除了欣赏表演外,游客还可以参与打糕制作,品味民族美食,领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美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打糕是将糯米浸泡蒸熟,趁热捶打而成,口感软糯劲道,常蘸红豆面、白糖等食用,也可裹馅,风味独特,受到众多游客欢迎。
人参是东北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在辽宁参中堂非遗工坊,游客们可以在品尝完人参制品后参观野山参博物馆,了解野山参的历史、生长分布和功效等,学习野山参的文化知识。“希望能够传承人参文化,让中国人参文化从桓仁、从辽宁生根发芽、走向世界。”辽宁参中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非遗美食是游客感知地方风土的‘鲜活入口’,美食是地方文化最具象、最易感知的‘符号’,游客品尝当地非遗美食的过程,正是解码地方文化的过程。”辽宁大学商学院旅游系副教授曹宁表示,景观的审美在于“远距离观看”,美食的品鉴则在于“近距离感知”,非遗美食体验可以让旅途中抽象的“地方感”变得可尝、可感。
美丽山水与美好旅程
辽宁是一座流动的“非遗博物馆”,不仅有非遗美食,还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类别非遗代表性项目,7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在此生生不息,织就了一幅厚重而灵动的文化图景。如今,这些匠心之作走出展柜,融入山水,成为游客可触、可感、可体验的鲜活风景。
10日至12日,部分与会嘉宾、媒体代表考察了常态化“非遗进景区”典型单位,前往本溪水洞、小市一庄老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境内,集山、水、洞、泉、湖、林于一体,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洞内水流终年不竭,两岸钟乳高悬,石笋林立,泛舟其间,如临仙境。
在本溪水洞,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展现石上琢墨香的雅致,满族剪纸勾勒民族风情,麻绳编织在柔韧中展示匠心,游客们可以沉浸式感受手艺之美。
走进小市一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本溪社火震撼上演,南芬云石雕刻、南芬草编、马氏剪纸等摊位,处处可见匠心流转。最火热的当属本溪社火展演,只见表演者以十八般兵器为道具,捉对厮杀,一招一式,套路清晰,节奏急促,动作准确,令观众目不暇接,欢呼声此起彼伏。
谈及未来发展,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非遗代表性项目活态展示及深度融合发展,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在“可尝、可看、可感”的体验中,让每一口滋味都成为与历史的对话,每一种风味都化作与文化的拥抱。(周凤文 吴 越 本报见习记者 高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