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2部剧目、多个剧种轮番登场——
辽宁小戏展演好戏连台
“大东北,黑土地,这里的人们爱唱戏。三百年来唱不够,悲欢离合都是戏。”舞台上,铁岭秧歌戏《新不了情》用生动的演绎,唱响辽宁人民对地方戏曲的热爱。
近日,辽宁省第三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在锦州举办。本届展演以“汇辽宁小戏、展戏曲风采”为主题,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及锦州市委、市政府主办。
展演期间,评剧、辽剧、海城喇叭戏、铁岭秧歌戏、木偶戏、吕剧、拉场戏、阜新蒙古剧等辽宁省全部地方戏曲剧种接续登台,22部参演剧目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展现辽宁风土人情。其中,评剧8部、辽剧3部,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凌源影调戏各1部,铁岭秧歌戏、拉场戏各3部,木偶戏、吕剧各1部。
展演首场演出便展现了辽宁地方戏曲内容的生动性、多样性。帮乡亲们上网卖鸡蛋耽误搞对象?《黑土情缘》书写了新时代农村青年携手助力乡村振兴的佳话。放不下果树、放不下乡亲——辽剧《樱桃红了》讲述了多年来致力于扶贫工作的一线老干部的故事。
锦州市评剧团的演员宋亮亮是小戏《黑土情缘》的主演之一。他介绍,锦州市评剧团是参加展演的院团中成立较早的一家,辽宁的评剧历史悠久,随着时代发展,剧团积极创编剧目,全力打造艺术精品。“每一个节目都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期待。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各地观众有机会看见我们家乡的戏,我也会一直演下去。”宋亮亮说。
铁岭秧歌戏《新不了情》是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继《不了情》之后最新创排的作品,讲述了剧团演员小凤丫因饰演角色问题与团长产生误会,最终在师傅和团长的耐心劝导下,重新燃起了对二人转艺术的热爱,坚定了投身二人转艺术的决心。该作品不仅展现了鲜明的地域风格,更表达了二人转艺术代代相传的蓬勃生命力。
地方戏曲小戏展演聚焦新人新作,参演小戏剧目均为近两年来新创作的作品。展演鼓励年轻演员担纲主演,为辽宁戏曲艺术舞台输送新鲜血液。展演还同期评选了45周岁以下优秀戏曲人才,授予“辽宁省第三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荣誉,激励戏曲人才成长。更有戏曲专家点评指导,开展“一戏一评”,助力剧目打磨提升。
近年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连续组织两年一届的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一年一届的辽宁省新春戏曲晚会和辽宁省戏曲传承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多措并举推动辽宁地方戏曲振兴发展。
在肥沃的文化土壤里,辽宁各地的地方戏曲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断深耕发展的条件。以举办此次展演的锦州为例,近年来,锦州市依托5个专业院团,持续深耕艺术创作、打磨精品力作,创排了《曙光》《第一党支部》《信念》等多部戏曲作品,好评不断。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睿说:“我们以此次展演为契机,通过‘一戏一评’打磨艺术精品,培育优秀戏曲人才,让戏曲艺术成为讲好辽宁故事、传播辽宁声音的重要途径。”(本报记者 葛 鑫 通讯员 崔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