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谷妖·贵州绣片纹样冰箱贴礼盒”在2025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摘得银奖的那一刻,锡绣、马尾绣、花溪挑花等8种传统刺绣技艺焕发出新光芒。这些被凝缩于方寸之间的古老针法,既非标本式陈列,也非符号化挪用,而是被自称“小妖”的年轻设计师周四维精心创造的新生命。
寨子上的星空、田野间的蛙鸣、云山里的飞歌、坝子边的欢舞……有关村寨生活的童年记忆,在周四维的灵魂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在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民间美术专业读研究生期间,周四维走遍黔山秀水,民间文化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命哲学令她震撼、着迷。如何让这份古老的智慧穿透时光,叩击现代人的心灵?长期思考之后,她灵光乍现:构建一个万物有灵、名为“谷妖小镇”的奇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汉族女孩“小妖”误入神秘山谷,被精灵接纳,长出灵角、戴上鱼头面具,成为古老文明在赛博时代的讲述者。
贵州绣片纹样冰箱贴礼盒
这个角色,正是周四维自己的投影。“妖,亦正亦邪,活泼多变,正合我骨子里的不安分。”她不愿被传统民族风的刻板印象所束缚,以“谷妖”为标志,开始了创新与突破。
非遗的当代表达,是“谷妖”的立身之本。礼盒中筛选出的8种刺绣纹样,源于周四维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中的潜心学习与海量纹样梳理。她深知,单从手工技艺方面难以超越非遗传承人,于是选择以设计为桥、以传播为使命,探索非遗“破局”的可能。她将复杂的传统纹样进行提炼、转化,用现代设计语言赋予其微型文创的新生命。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民族传说与生命哲思。
她为神兽设计萌态形象,制作动画短片,还在包装上刻下“灵气防伪钢印”。每个产品附带的二维码,隐藏着一个生动详细的文化故事——从纹样起源到民族信仰,从工艺流程到哲学隐喻。文化,不会因产品体量小而被压缩,反而能通过数字媒介获得更灵活、更广泛的传播。
“谷妖小镇”是一个虚实相生的IP宇宙。岩画国风奠定古朴基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一块石头、一滴水,都被赋予了名字和性格特征。神兽系列源于动物崇拜,怪兽系列脱胎于民间传说,灵萌精系列则是对刺绣、蜡染人物的创意再造。根,始终深扎于贵州的山地文明与多元民族信仰。
周四维一直避免“民族奇观化”的陷阱,她的目标清晰:传播的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民族文化中的喜乐哲学与万物有灵的生态智慧,因此,她的设计多以“治愈性”为切入点,引导人们进入一个能给人精神慰藉的奇幻世界。此外,她还创办了“谷妖书屋”,分享各类书籍,组织读书会,让文化和艺术在交流中被更多人感受到。
从贵阳青云市集的第一家直营店起步,“谷妖”已走进北京、厦门等10个城市的商业空间,与“异闻商店”“泥生”等品牌联名落地西江千户苗寨。以青云市集店为例,该店85%的顾客为外地游客,超5万件冰箱贴的销量,印证了年轻一代对IP文创的喜爱和支持。
获奖后,“谷妖”的品牌势能出现跃升,酒企寻求纹样合作、文旅项目定制高端伴手礼,邀约纷至沓来。未来,她计划开设融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主题店,打造沉浸式“谷妖小镇”体验空间。面对非遗文创被批评为“文化碎片化”的现象,周四维的回应是:“有些品牌之所以给消费者带来‘把文化切成碎片售卖’的感觉,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文化背后的精神。黔东南一位苗族绣娘曾告诉我龙鳞要绣九十九针,少一针就接不上祖宗的魂。这让我彻悟,真正的传承,不是符号拼贴,而是对精神内核与技艺逻辑的深度开掘与当代表达。”
“谷妖小镇”的创造者周四维,让苗绣神兽在冰箱贴上低语,让古老纹样在二维码中苏醒。她完成的不仅是一次设计语言的转换,也是一次民族文化基因的重构。在传统与未来、手作温度与数字美学、文化坚守与商业活力的交汇处,一只灵动的“小妖”,正为当下注入一份来自山野的生生不息的诗意。(本报记者 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