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家文化创意展厅内展陈了香包、丝巾、服装等十多个品类上百种由百年老手艺制作而成的渤海靺鞨绣产品,极具地方特色,这是黑龙江手工艺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流传着很多老手艺。2018年,黑龙江印发了《黑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手艺人创业。
佳木斯市同江市农民杨双艳从继承了祖辈的鱼皮画、剪纸等手艺,她凭着这些手艺开办了手工作坊,结果这些手工产品很受游客欢迎,她的企业也越办越大,还带动了当地上百名村民就业。杨双艳说:“老手艺没有过时,用好了还能产生大效益。”
同江市八岔村村民王海珠早年间习得了一手鱼皮、鱼骨制作技艺,后来,她成立了海珠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制作鱼皮画、鱼皮衣等产品,并通过直播带货、代理销售等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值得关注的是,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因极具民族特色而受到市场的青睐。黑龙江的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手艺人,以桦树皮为原料,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器具和工艺品。其中桦树皮画的制作过程极为精细,从白桦树上剥取树皮,经过杀菌、漂白、剪、刻、雕、烫、画等工序,最终制作出色彩鲜艳、永不褪色的桦树皮画,是很多游客必买的旅游纪念品。
为了给老手艺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产品展示平台,黑龙江打造了非遗展示馆等场馆,集中展示制作精良的手工艺品,并通过“非遗+旅游”的方式,让场馆成为游客“打卡点”,带动产品销售。此外,黑龙江还在冰雪非遗节、中俄博览会、中俄文化大集等展会上,为手工艺产品设置展台进行展示交易。
黑龙江省农村农业厅二级调研员沈志远表示,老手艺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不但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致富渠道。哈尔滨市呼兰区长岭街道大王岗村村民李珅从母亲那里继承了纳鞋底的手艺,并接管了母亲创办的哈尔滨市足必须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纯手工鞋底舒适、透气性好,还具有足底按摩功效,广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闯出了一条产业化道路。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老手艺在文旅市场也越来越“吃香”。大庆油陶、鱼皮画、蛋雕、泥塑、烙画葫芦、角雕、剪纸、农民画等手工艺品走进各大景区,丰富了景区的业态。牡丹江市镜泊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手工艺产品是景区内深受游客欢迎的一类产品,从来不用发愁销路。
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盛任表示,许多老手艺已步入即将消失的边缘,因此保护老手艺势在必行。发挥市场无形之手,拓展应用场景、打造特色品牌,是保护发展老手艺的有效手段。(张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