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吉林省吉林市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锣鼓喧天,喝彩声浪此起彼伏,“群英荟萃·京韵大东”吉林市社区京剧展示月活动在此迎来高光时刻。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全明星”阵容登台,为江城百姓献上传统经典与创新演绎。高水平国粹盛宴吸引数千名游客、票友到场,为夏日文旅增添“国粹热”。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戏迷们早早手持折扇、身着传统服饰,等候入场。舞台上,老中青三代演员接力登场,将《花木兰》的巾帼豪情、《贵妃醉酒》的婉转婀娜、《三岔口》的激烈打斗一一呈现。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亲传弟子侯胜梅带来《五派流水》,不同流派的唱腔如行云流水般切换,台下观众纷纷鼓掌叫好。此外,还有4位吉林籍演员回乡献艺,更添温情。演员梁佳怡在谢幕后难掩激动地说:“在故乡的舞台上演出,每一句唱词都唱进了亲人心里,希望我们的表演能让更多人爱上京剧。”
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片段中,演员们通过细腻的眼神交流与唱腔交锋,将角色间的针锋对决展现得淋漓尽致;新编原创京剧《牛子厚》选段,以吉林本土故事为蓝本,讲述这座“京剧第二故乡”的深厚底蕴。
“我每周五都带着孙子来看票友表演,他现在都能哼《苏三起解》了。”市民王阿姨说。在活动期间的票友风采展示环节,永昌江畔京剧社的银发票友带来了韵味醇厚的《四郎探母》,江南玉华社区的年轻戏迷则以创新改编的《新贵妃醉酒》惊艳全场。市民张先生说:“以前觉得京剧离生活很远,现在和孩子边看戏边唠剧情,传统文化变得特别亲切。”
不久前的活动启幕当日,吉林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内,巡游队伍穿梭其中,票友们化身穆桂英、诸葛亮等经典角色,迈着台步从游客身边经过,引得众人争相合影。戏妆驿站里,京剧艺人现场展示贴片子、勾脸谱,围观的小朋友瞪大眼睛惊呼:“原来孙悟空的脸要画这么多道道。”来自长春的游客李女士特意来此“打卡”,她说:“亲手摸到凤冠霞帔的瞬间,才真正体会到京剧服饰的精美,这趟来得太值了。”
投壶竞技区更是排起长队,最热闹的当属“杨家将征兵处”投壶竞技区,古色古香的箭壶前,家长带着孩子排起长队。一名身着汉服的小姑娘投中后兴奋地说:“我也要当穆桂英!”欢笑声中,京剧文化的种子随着传统游戏的趣味悄然播撒。游客们在体验传统游戏的同时,集齐“生旦净丑”印章,便能将京剧文化纪念品带回家。
吉林与京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光绪年间,京剧便传入此地,生根发芽。2016年,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京剧老字号“喜连成社”落户吉林市群众艺术馆。近年来,吉林市群众艺术馆与吉林市京剧传承保护中心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名家讲堂、票友精品展演、京剧进校园、京剧进社区等活动,让京剧艺术在松花江畔大放异彩。
精彩的京剧演出赢得阵阵喝彩 吉林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据统计,本次京剧展示月共举办10余场演出,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副团长王权说:“从专业院团到社区票友,从传统剧目到创新表达,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让京剧走进生活’。我们收到了许多市民留言,希望这份文化乡愁能常驻江城。”随着一声锣响消散在松花江畔,京剧艺术的星火已悄然温热更多人的心,在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里续写新的华章。(本报记者 程俣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