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在河南省信阳市柳林老街,数十间地锅豆腐非遗工坊散布两侧,青砖黑瓦间豆香弥漫。走进小金豆腐店里,老板龚申金正熟练地用勺子把豆腐脑铺平在木制容器里,为压制豆皮做准备。“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他笑着调侃自己,手下的活计不停,“但我们始终坚持用优质黄豆、纯手工制作,做出好吃的地锅豆腐。”
“柳林老街地锅豆腐制作要经过泡豆、磨豆、点浆、煮浆、压制等多道手工工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柳林地锅豆腐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陈基民介绍,在豆腐脑形成后,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加工,制成水豆腐、千张、臭豆腐、豆干、豆棒、豆卷等产品。现在,柳林老街地锅豆腐远销北京、武汉、合肥、广州等地,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信阳美食的一张“金名片”。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拓宽增收渠道,柳林乡还成立了豆腐产业协会,带动150余人就业增收,年产值约1200万元。
豆腐豆腐,都福都富。柳林老街的豆香,不仅是技艺的坚守,更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陈基民表示,下一步,柳林老街将依托周边鸡公山、灵山寺等旅游景点与便利的交通,加速推动“非遗+文旅”发展,并建立研学基地,欢迎小朋友们到实地感受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打造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