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五一”文旅市场数据亮眼,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消费火爆 多点开花
2025年“五一”假期已落下帷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这一亮眼数据,直观展现了我国文旅市场的蓬勃活力,蕴含着诸多积极信号。
消费热度高涨,市场活力迸发
“五一”假期,多地景区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吸引游客。5月1日至5日,由开心麻花与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共同打造的驻场旅游演艺作品《奇幻聊斋》共演出10场,以现代化的戏剧和舞台手段为市民、游客展现聊斋的新魅力,吸引近万名观众走进水上剧场,有效释放了当地的文旅新动能。
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特别版“五一”期间在上海演出,为观众带来更多“入梦”观演新体验。据统计,5月1日至4日,《不眠之夜》特别版场次演出接待观众约1900人次,平均上座率约90%,票房总收入接近132万元。
5月1日晚,“打起手鼓唱起歌”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优秀节目巡演马鞍山站主场演出在安徽马鞍山长江不夜城文化街区举行。巡演正值“五一”假期,多形式的联动表演,串联起城市与乡村、景区与街区,形成主客共享的文旅体验新场景。
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天津滨海文化中心今年“五一”期间焕新升级,通过空间改造、业态更新及主题活动,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集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全新文旅体验。“五一”假期累计吸引国内外游客约25万人次,配套商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
多元产品供给,满足个性需求
今年“五一”期间,非遗体验游备受欢迎。其中,位于重庆荣昌夏布小镇的壹秋堂夏布坊与四川省广安市建川博物馆聚落的花桥賨艺壹秋堂非遗工坊人气颇旺。“荣昌夏布小镇的客流量是平时的10倍,日均营业额也达到了1万元左右。”壹秋堂夏布坊负责人綦涛说。
在花桥賨艺壹秋堂非遗工坊内,荣昌夏布与稻草结合做成的草编花器、永生花等都借用大自然元素呈现出新的感官体验,让更多手工艺品呈现在公众面前。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热度不减,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主客共享乡村精彩生活。贵州省榕江“村超”、台江“村BA”、三都“村马”、凯里“村T”等“村”字号群众性文旅体活动持续火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鸭美食足球队与来自巴西的狮子足球队激情对决,精彩赛事搭配民族歌舞,为游客呈上一场体育与文化交融的盛事。甘肃省平凉市推出“烧烤+民谣+露营”模式,举办“围炉赏曲 漫游西沟”乡村烧烤音乐节等活动;白银市举办“畅享夏日 惠购白银”啤酒节和“乡村美、文旅兴、健康行”和美乡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激发消费活力,提升游客体验
“五一”假期,通过文旅融合、消费券发放等系列举措,全方位释放消费潜力,为假日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沙溪古镇举办传统白族家宴体验活动,游客可以在品尝白族特色美食的同时,欣赏白族霸王鞭、白曲等民俗表演。辽宁葫芦岛的葫芦古镇以关东民俗文化和葫芦文化为核心,推出非遗夜游、打铁花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感受辽西风情。福建各大景区纷纷推出套票、早鸟票、联票等惠民福利,激发游客出游动力。
中国工商银行打造六大文旅融合共享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五一”期间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在旅游出行、门票影票、商圈购物等方面开展200多项文旅惠民活动,优惠商户遍布全国,惠民方式新颖多样,累计带动“五一”假期工银信用卡纯交易额逾200亿元。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便利化举措,助力入境游消费提质升级。在上海,花茶、瓷器、剪纸、香膏等特色商品受到外国消费者的追捧;在江苏,非遗演出吸引不少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江苏水乡的独特韵味;在江西,文旅场所增加多语种服务人员,设置多语种指示牌,发放多语种导览图和宣传资料等,方便外国游客自助游览。这些举措以及全国推广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利好政策,进一步释放了入境游消费潜力。
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假期前三天,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达2.7万人次,同比增长80.8%;广州入境外国人达3.2万人次,同比增长43%。成都、厦门等地入境游客人数翻倍。(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统稿:彭澳丽 参与采写:王彬、王添艺、张欣、彭澳丽、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