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 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聚焦非遗的活态展示与跨界融合,讲述好非遗人的传承故事与匠心精神,展示好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其中,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北京风雷京剧团始建于1937年,原来是一个草根京剧团,在长安街以南、天桥一带演出,到如今已经走过了87个春秋。”在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看来,京剧需要立体化的传承,“不管多么伟大的艺术,如果缺少了青年人的加入,那就谈不上传承。”因此,北京风雷京剧团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要把传统的京剧学下来、传下去,还要把濒临失传的剧目挖掘出来,通过改编、融合等创新方式,让其成为年轻观众能够接受、喜欢的戏曲作品。
近年来,松岩所在的北京风雷京剧团大胆创新,推出“梨园三部曲”等系列京话剧,成为叫好又叫座的创新作品。“我们的初衷就是吸引大家走进剧场、感受京剧。所以,我们把京剧的故事、京剧的元素融在话剧里来展开,想方设法地拉近观众与京剧的距离。”松岩介绍道。
松天硕,北方昆曲剧院青年导演,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受父亲影响热爱戏曲。“《网子》是我跟我父亲合作的第一部京话剧,在情感表达和人物关系上聚焦一对养父子。父亲把自己所有的念想和期盼压到了一个孩子身上,是非常典型的‘望子成龙’的故事。”松天硕表示,当观众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不会觉得“这事跟我没有关系”,而是觉得在生活中见过这种父子关系。这种能让观众跟自己的生活产生连接的故事,一直是松天硕和其团队创作的方向。
“我觉得北京风雷京剧团踏踏实实的、像一棵绿植一样,在民间不断地扎根生长、传播发展,为老百姓送去好的京剧剧目和演出。”松岩表示,未来,他将择善固守,把京剧的精华和内涵一代代传承下去。
策划:赵刚
统筹:陶媛
记者:杨亚楠 张诗奇 金昱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