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过大年,睇大戏。”广府地区在春节期间请戏班下乡演出粤剧,形成春班现象,久而久之成了“年例”。春班,既是各个粤剧院团演出的黄金档期,也成为地方群众共享传统文化大餐的佳期。当锣鼓敲响、大幕拉开,今年的春班现场出现了许多年轻面孔,粤剧春班文化传承,正涌动着新的活力。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在广东很多地方,“过大年,睇大戏”是群众过年最古朴、最受欢迎的习俗之一。春班,既是各个粤剧院团演出的黄金档期,又是地方群众享受文化盛宴的佳期。尤其是在粤西地区,传统粤剧演出更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活动。每年“年例”期间,当地很多乡村邀请粤剧名团名家前来演出,共享传统文化大餐。
今年新春期间,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深入广东电白、化州、吴川以及广西合浦等地,为当地群众送去逾50场春班演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黎骏声、陈韵红、苏春梅、吴非凡、李嘉宜等艺术名家,以及众多青年艺术家、优秀演员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演技,为观众演出了《范蠡献西施》《唐明皇与杨贵妃》《赵子龙保主过江》《姑缘嫂劫》等经典传统大戏,以及新创排的《焚香记》《梁山伯与祝英台》《董生与李氏》,充分展现了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广州粤剧院新春专场演出于1月30日下午拉开帷幕。当天,广州粤剧团在广州江南大戏院上演了开年大戏《闹严府》,为了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特意在演出开始前举行了热闹喜庆的醒狮表演。第二天下午,该团又在江南大戏院演出经典粤剧《紫钗记》。这场演出票早已售罄,为广州粤剧院的蛇年演出市场带来了“开门红”。此后,广州粤剧团赶赴茂名电白、湛江吴川、东莞等地开展春班演出。而广州红豆粤剧团则于1月30日起在广西合浦县山口镇连演6晚。此后,他们转至广东茂名化州的笪桥镇、杨梅镇、良光镇、长岐镇等地,与当地群众欢度新春佳节。
2月17日(农历正月二十)是茂名化州市杨梅镇官地村“年例”。2月16日至18日,广州红豆粤剧团为当地群众演出了《刁蛮公主憨驸马》《搜书院》《焚香记》等精彩剧目,送上新春的祝福。演出现场,几千名观众将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场面火爆。不少群众早早来到演出现场,“担凳仔,霸头位”,等待大戏开场。大戏开演,大家跟着唱词轻轻地打着节拍哼唱着。有的观众在演员亮相之后就对家人介绍演员的表演风格和唱腔特点,如数家珍。
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介绍,今年春班演出,对常演剧目以及舞台技术和灯光效果进行了提升,以便更好地呈现艺术效果。同时,“传帮带”的特点更加突出了。资深演员不仅在台上与年轻演员同台演出,还在台下进行指导和培训,以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使年轻演员能够更快地成长,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加成熟的表演。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李嘉宜已参与春班演出近20年,今年春班更是主演超过20场。她认为,粤剧的传承不仅需要粤剧工作者和经典剧目的传承,观众的传承同样至关重要。
“在春班现场,我看到了许多年轻面孔,他们大多是从小跟着家人一起吃‘年例’、睇大戏,粤剧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每当锣鼓敲响、大幕拉开,他们内心的文化基因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唤醒。更重要的是,即便他们离开家乡,粤剧也将成为他们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乡音乡情。可以说,粤剧春班不仅是一种乡土民俗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升华。”李嘉宜说。
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陈振江也对春班戏迷的年轻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观察。他表示,今年春班演出中,青年戏迷的数量显著增加,他们不仅跟随剧团深入乡村观看演出,甚至为了追随心仪的“角儿”,自发组成了独特的“戏迷团”。这些年轻的戏迷来自不同的地方,包括珠三角地区、省外其他城市,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海外侨胞。他们热衷于用手机记录演出现场的精彩瞬间,并通过社交媒体将这些内容分享到网络上。这不仅传递了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更在无形中助力了粤剧艺术的传播与推广,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
中央戏剧学院2023级在读博士生王万章今年跟随剧团下乡观演,她不仅对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感情,还积极参与到戏曲的推广和传承中。在她看来,春班演出区域的节庆礼俗别具一格,“过年睇大戏”“无戏不成年”的人文地理传统、人山人海的演出现场,都是粤剧具有内生观看需求和发展动力最生动的佐证。“万家团圆、庆祝新春之际,粤剧院团活跃在演出一线,本质上是在为剧种拓展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值得关注和支持。”王万章说。
戏曲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介绍,广府地区在春节期间请戏班下乡演出粤剧,形成春班现象,久而久之,就成了民间习俗,也成了“年例”。尤其是在粤西地区,“年例”传统一直保持下来。春班演出对应的是乡间民众对粤剧的由衷喜爱和热切期盼,这对于满足粤剧观众的娱乐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粤剧观众、普及和传播粤剧艺术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于演出团体而言,一个时间段里的频繁演出,可以磨炼演员,增强舞台实践,提升演出水平和市场效益。
据介绍,此次春班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广州粤剧团已接到在当地连演3年的邀请。(本报记者 谭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