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月20日是大寒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小寒大寒,收拾过年”,大寒时节,年味日渐浓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乡镇大集红火热闹,人们回家团圆的心情一天比一天迫切。
在云南,杀年猪、吃杀猪饭,是当地迎接新年的一大习俗。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八大碗”是传统的杀猪宴席,香酥可口的酥肉、层次分明的千张肉、软糯入味的粉蒸肉、洁白如玉的百合圆子、豆香浓郁的豆腐圆子、晶莹剔透的珍珠圆子……缤纷菜品凝结了云南人的美食文化和乡土情怀。
大寒时节,走进楚雄州姚安县西关村,家家的杀猪饭各有特色,却都在“肉”字上发力,将蒸煮炸烤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碗爽口的小炒肉最能抓住吃货的心。西关村村民李雨洪说:“杀猪饭是家家户户轮流做东,‘你家吃罢我家登场’,整个腊月村里热闹非凡。‘来我家吃杀猪饭’是腊月乡亲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使邻里情得到更紧密的连接。”
“大寒迎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节日喜庆氛围,山东省文化馆联合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开展了大寒节气写福字、写春联活动。活动现场,书法家激情创作,以笔会友、以墨抒情,把对新春的美好祝福和无限憧憬融入作品。写好的春联字体各异,或端庄秀丽,或豪放洒脱,笔力雄健、气韵生动。“福”字形态多样,有的圆润饱满,有的刚劲有力,传递着满满福气。“这次大寒活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展示交流平台,为广大市民游客送上了新春礼物,吸引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进对节气、节日的文化认同感,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春。”山东省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说。
虽然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但是在吉林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东北年俗文化秀却透着火热。文化园的非遗市集里,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只见剪纸艺人手法娴熟,纸屑纷飞,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游客眼前;糖画摊前,小朋友们围得水泄不通,眼巴巴地看着糖画师傅用糖液勾勒出各种造型,甜香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另一边是铁锅炖市集,十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冒着热气,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市民游客纷纷驻足,品尝地道的东北美食,感受浓浓的烟火气。广东游客李女士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炖菜兴奋地说:“这碗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味道超级香。东北的市集让我大开眼界,和我们南方过年习俗很不一样,逛大集让我体验到了东北人的热情豪爽。”
大寒节气前,一场集锣鼓秧歌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特色市集、写春联送福字等内容于一体的乡村新春活动,以“村晚”+“村游”的形式,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上王村热闹进行。活动现场推出21项涵盖长安区各大景区、文化场馆的新春文旅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进长安区,品味地道美食,感受乡村魅力。
年味最浓的地方总在餐桌之上。在活动的长桌宴区域,上王村的众多农家乐经营者捧出锅气浓郁的臊子面、上王麻辣鱼、葫芦鸡、冻冻肉等特色菜品,邀请市民游客感受烟火长安的味道。西安市民陈曦说,从看“村晚”、游乡村,到这些熟悉的“年味”端上桌来,吃的是团圆幸福,品的是年味记忆,享的是万家安康。
“我听说河北的年画有渊源,隋唐英雄的故事在那画里传。”来到邯郸市博物馆广场,一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快板书刚说完,韵律十足、曲调婉转的鼓书表演又登上舞台,“近年来年画艺术又有创新发展,新年画文化融合是多元,有影视有动漫,还能放到游戏场景的里边……”现场掌声不断、喝彩连连。大寒前夕,2025年“非遗贺新春·年画进万家”全国主场活动在河北邯郸启动。快板说年画、鼓书唱年画、皮影演年画……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生动解析了年画的传承历史和时代发展,让传统年画有了创新表达。
年画市集上,古色古香的夹江年画连接现代生活,融入更多时尚元素。不少年画作品中,年画娃娃的发髻、服装、形象更加卡通化、更具现代感。邯郸市第四中学的学生周芳在年画大集上流连忘返。“年画娃娃时尚潮流的外观吸引了我,以前的年画大多以神像、门神、山水花鸟、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为主,如今的古老年画有了新题材,形象也更憨态可掬,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本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刘玉萍 任丽 牛佳欣 统稿:牛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