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经验总结、先进事迹传播和典型案例推广,光明网推出《守护非遗之美》系列微访谈,对话多位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共同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让非遗之美为更多人的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正在接受采访。
本期访谈邀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讲述古老黎锦焕发新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决定让刘香兰激动不已:“我和黎锦打交道已经40多年了,主要就是做好传承、发展、创新。”
黎锦,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棉纺织历史的“活化石”,有纺、染、织、绣四大技艺。过去,黎族人民通过手口相传进行黎锦的传承传播。“现在,在五指山市政府的牵头下,我们与意大利的马兰戈尼学院等合作,将专业的设计与黎锦的元素相结合,做一些更加时尚、融入现代的服装,让更多年轻人能知道、喜欢黎锦。”刘香兰介绍,通过创新性传承,黎锦不仅亮相巴黎时装周秀场,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还带动五指山市黎锦传习所的姐妹们共同创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刘香兰事迹简介:
刘香兰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13岁开始学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长期致力于黎族织锦技艺传承发展工作,创办黎族织锦传习所和黎族织锦公司,带动黎族妇女利用手工艺就业,为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同时,长年从事黎锦创新和传承工作,积极参加历年五指山市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等,代表海南省、五指山市到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和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参加交流展示活动,扩大黎锦知名度;积极参加五指山市举办的“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乡镇”系列活动,在各非遗技艺培训班担任教师,协助各级媒体拍摄多部非遗宣传视频,大力推广黎锦文化。
监制:赵刚 车静雯
策划:陶媛
记者:张诗奇
摄像:袁凡雅
制作:韩云龙 张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