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崛起为戏剧评论带来了全新格局。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即时性,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戏剧评论中来,极大地丰富了戏剧评论生态。然而,新媒体戏剧评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评论者可以在瞬间发表自己对一部戏剧的看法,这种即时性往往导致评论缺乏深度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评论者可能仅仅因为个人的情感偏好或者一时的情绪波动,就对一部戏剧作品给出极高或极低的评价,这一现象大量存在,不仅容易影响新媒体戏剧评论的质量和公信力,也对戏剧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新媒体戏剧评论须久久为功,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戏剧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当前新媒体戏剧评论生态喜忧参半、良莠不齐,具体表现如下:其一是评论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新格局和冲击力。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戏剧评论由专业评论家垄断的局面,观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豆瓣等平台分享自己的观剧感受,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讨论。新媒体平台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戏剧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并且可以迅速扩散开来,这就使得普通观众、戏剧爱好者、自媒体人等都能够成为戏剧评论的主体。这种多元化的评论主体带来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丰富了戏剧评论的内容,活跃了评论现场,吸引了更多人关注戏剧。其二是评论形式多样化和评论者情绪化、主观化形成的新语境与困境。新媒体戏剧评论不仅有传统的文字评论,还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评论更加生动、直观,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评论主体如果存在情绪化、主观化的非理性倾向,会导致评论缺乏客观性和理性思考,难以给观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引导。与传统的“学院派”剧评人相比,新媒体戏剧评论者普遍缺乏专业的戏剧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方法,因此其评论往往学理性不足,难以深入分析戏剧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戏剧创作和表演也很可能缺乏建设性的批评和见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戏剧评论不仅是对戏剧作品的评价,也是对观众审美素养的培养,唯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提高新媒体戏剧评论的质量和水平,方能更好地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一步提高观众的审美素养。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断相向而行。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剧评人需要不断提高学术素养,加强自身审美判断力。这就要求有志于此的评论者系统学习戏剧史、戏剧理论、表演学、导演学等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戏剧的发展脉络、不同流派和风格特征,掌握戏剧创作和表演的基本规律。一篇评论不只是简单地表达观点,还要有充分的论证过程,需要引用具体的戏剧情节、表演细节、台词等作为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评论更具说服力。在评论时对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视,深入思考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因此,有志于此的评论者可以通过研读专业书籍、向专业人士虚心求教、参加戏剧讲座和培训课程等方式不断积累,为自己的评论观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是新媒体平台发挥能动作用,为评论者提供戏剧评论写作指导和规范建议,引导评论者写出观点新颖的高质量评论。平台可根据评论现场动态,及时发布优秀戏剧评论范例,分析其写作思路和方法,供评论爱好者学习参考。同时,平台应加强对戏剧评论的审核,过滤掉那些明显情绪化、主观化的评论,对恶意诋毁或过度吹捧的行为进行限制和警告。着眼长远,还可以定期组织戏剧评论交流活动,邀请专业剧评人、创作者与新媒体评论者进行互动,分享评论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升在线评论的质量和水平。在新媒体戏剧评论区,鼓励评论者之间进行理性的讨论和交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当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评论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探讨,而非互相攻击或情绪化争吵。平台还可以通过算法推荐等方式,将不同观点、不同风格的戏剧评论呈现给用户,避免用户只看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评论,从而使其拓宽视野,更全面地了解作品。
三是“学院派”剧评人主动入场,除传统的线下长篇评论文章外,需要拥抱新媒体,积极尝试不同的写作形式,如在线剧评短文、剧评漫谈、系列剧评等,参与和观众互动的环节,如提问、讨论等,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与此同时,了解各大新媒体平台的不同规则和算法,如微博的话题标签机制、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等,提高专业剧评人发布内容的曝光度。新媒体平台具有强烈的交互性,关注其他知名剧评人、戏剧媒体机构、剧团等在新媒体上的账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积极参与他们发起的话题讨论和互动活动,如在微博上参与戏剧话题讨论,为新媒体戏剧评论提供“学院派”的强大助力。专业剧评人还应该放下身段,主动及时回复观众的评论和私信,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与普通观众和新媒体剧评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评论现场之外,专业剧评人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戏剧评论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我们应当看到,新媒体戏剧评论在面临一定挑战的同时,也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新媒体剧评人能够不断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新媒体平台能够加强管理和引导,专业剧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各界自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新媒体戏剧评论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推动戏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 季 作者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