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华社福州10月7日电(记者黄景鸿 吴剑锋)国庆假期,位于泉州晋江的永和镇又迎来了高甲戏演出。金乌西坠,华灯初上,台上演员动作刚柔并济,声音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台下人头攒动,时而欢笑,时而鼓掌。
“刚开始派票就被抢光,线上预约也是场场爆满。”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副团长林凤锦说,现在剧团每年演出都在500场以上,每逢假期都是剧团最忙的时候。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近年来,随着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戏曲市场持续火热,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近高甲戏台。
“‘申遗’以前,我们一年约200场演出,观众席上清一色老人,这两年,台下游客和年轻人明显多了。”林凤锦说,文旅流量与戏曲声量正实现“双向奔赴”。
“00后”的陈德佳是泉州市高甲戏剧团的一名职员,2021年至今,演出已超过1000场。从小活泼好动的他酷爱戏曲武打动作,适逢泉州市出台政策支持濒危戏种,于是便进入艺校学习戏曲。“最开始是觉得有趣,真正了解这门艺术后,就被它丰富的内涵所折服。”在陈德佳看来,台上演员既是艺术的展现者,也是价值观的传递者。
随着高甲戏越来越受关注,传承者们开始思考,如何借着这场春风让高甲戏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与时俱进很重要。”陈德佳告诉记者,现在的剧团会在剧本中适当加入一些时髦的网络用语,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同时演员在舞台上会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强观众参与感,这是传统表演模式中没有的。
这个假期,陈德佳忙着排一出新戏《阿旺的幸福生活》。这是一出现代乡村喜剧,首演很成功,目前正在合成第二版。“以古代戏为主,适当推出现代戏,也是我们的创新方向。”林凤锦向记者介绍,现代戏只是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戏曲基本功,蕴含的历史文化等是不能变的,在守正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创新。
如今,高甲戏剧团已有20多名年轻人。在手把手教学时,林凤锦会告诉这些孩子,传承是第一课,要从“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开始模仿前辈,再考虑演人物,并慢慢了解其背后的生平背景、历史文化,只有这些都完成了,才能迈出创新的一步。
当前,源于闽南的高甲戏正在走出闽南、走出国门。在东南亚、欧美等地,都能看到高甲戏团演出的足迹,尽管语言不通,但国外观众仍能从肢体语言、唱腔旋律等方面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文化对人心的滋润是超越国界、超越语言的。”“00后”的王涓婷已是新生代里的“老演员”,年均演出200多场,尽管每天忙忙碌碌,但是一站上舞台,她就立刻有了一种激情和信念,“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海内外观众。”
据介绍,自2018年开始,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推出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多所小学开设了高甲戏的兴趣班。走进课堂的古老艺术,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激发着他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在传承创新高甲戏,高甲戏也在不断地塑造我们。”陈德佳说,在这方小小戏台上,青年一代与传统戏曲相互碰撞、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