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稀有剧种发展在各方关注支持的基础上,亦须主动“走出深闺”,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活化演出形态,让更多观众见识其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了解场上的关联环节和技艺背后千锤百炼的历程,在与现代生活、当代审美的连接中赢得新观众,实现“破圈”传播。
我国戏曲剧种繁多,既有京剧、豫剧等流布区域广泛、演出院团丰富的剧种,也有流行于较小区域或处于“有剧无团”局面的稀有剧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稀有剧种与大部分传统戏曲一样,都传承着浩瀚的剧目文本、丰富的表演形式、独特的声腔音乐,反映着流布区域长期积淀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和审美追求,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四级非遗保护制度的建立,一些稀有剧种在保护中发展、在困境中新生,带来了戏曲“百花园”群芳竞艳的生动局面。前不久,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1个稀有剧种演出了代表性传统剧目及近年创排的新编剧目,展现了其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命力。日前开幕的2024戏曲(昆山)盛典,同样彰显了不同剧种艺术特色,并注重“天下第一团”人才培养,以更好地助力戏曲高质量发展。各地也积极推出举措,优化稀有剧种传承发展生态,如山东连续举办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研修班、山西在省级层面开展稀有剧种展演等,都为稀有剧种赓续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持。
由旦角、花脸演绎,表演生动诙谐的耍孩儿《猪八戒背媳妇》;唱腔高亢,融合多种高难度表演技巧的湖北越调《伐子都》;行腔“一唱三遏”,细腻刻画人物心理的阿宫腔《白蛇传·游湖》……通过展演交流展示特色,彰显独特的表演范式和文化积淀,稀有剧种正逐渐被更多的观众看到。与此同时,稀有剧种在反映时代、反映生活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比如,发挥年轻剧种特色,载歌载舞讲述彝族基层干部工作日常的彝剧小戏《醉审》;兼顾民间风格与现代音乐手段创作的扽腔红色题材小戏《黎明前夜》等,都通过对传统的适度改革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关注。这些实例表明,尊重戏曲艺术动态传承的规律,注重差异、保护特色、守正创新、与时偕行,稀有剧种才能以更趋良性的风貌走向未来。
在整体向好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些地方稀有剧种生存发展仍面临传承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市场需求萎缩等方面问题,尤其是那些只有民间剧团作为演出支撑的稀有剧种,其发展困境更需多方关注。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专项创作经费和人才培养资金投入,解决部分稀有剧种生存问题,并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探索新的传承模式等,激活相关剧种、剧团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此前山东菏泽为解决大弦子戏濒危状况,就尝试跨剧种“依团代传”,从当地其他戏曲院团挑选基础条件好的演员兼习大弦子戏,并恢复排演传统剧目《两架山》等,为剧种后续发展提供了鲜活经验。再如,作为扽腔发源地,山东博兴在已有京剧团、吕剧团的基础上,借力地方政府支持组建扽腔剧团,重新整理家底、吸纳演员,挖掘老传统,创排新剧目,让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有剧无团”局面的扽腔走出沉寂。其次,对于许多稀有剧种来说,其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民间剧团既与剧种衍化变迁的乡土基因紧密关联,又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因此,各地要引导和支持民间剧团发展,充分发挥其“轻骑兵”“接地气”优势,更好地助力稀有剧种传承,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关单位与高等院校、艺术机构等联合培养培训戏曲人才时,加强理论引导固然重要,同时,也要重视个体经验、田野调查及对艺人口述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避免用固化范式、统一标准消解一些稀有剧种的绝技绝活、民间特色和审美风范,而是要让不同艺术形态百花齐放、各美其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稀有剧种发展在各方关注支持的基础上,亦须主动“走出深闺”,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活化演出形态,让更多观众见识其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了解场上的关联环节和技艺背后千锤百炼的历程,在与现代生活、当代审美的连接中赢得新观众,实现“破圈”传播。年初,借助AI修复技术,近50部“近百年典藏”经典剧目实现高清再现,此举在推动珍稀非遗保护与典藏的同时,借助数字载体打破了传统戏曲与现代观众之间的代际隔阂,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从线上空间走进线下剧场。另外,汉调桄桄、宛梆、白字戏等多个稀有剧种借助短视频、“云演播”等形式开拓受众,增加演员收入,并与渠道平台共同探索优化产品、对接资源、引流增效的新途径,均收到了积极成效。这都为稀有剧种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生机、缔造新生态提供了借鉴与启迪。(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