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金沙江畔》铸就评剧里程碑之作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金沙江畔》铸就评剧里程碑之作

来源:北京日报2024-08-28 10:01

临危受命接棒新凤霞 谷文月几十年来坚持不辍传承经典

《金沙江畔》铸就评剧里程碑之作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中国评剧院集中精英力量,改编陈靖同名小说,创排评剧《金沙江畔》,首次将红军形象搬上评剧舞台,铸就了评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同样是在1959年,14岁的谷文月考上北京实验评剧团正式学习评剧。1976年复排《金沙江畔》时,她临危受命接棒新凤霞饰演藏族姑娘珠玛,并就此扛起传承经典的重任。多年来,作为评剧“新派”艺术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谷文月的艺术生涯始终与《金沙江畔》紧密相连,在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沙江畔》1959年首演剧照。新凤霞(左一)饰演珠玛。祁建摄(中国评剧院供图)

谷文月(中)在《金沙江畔》中饰演珠玛。中国评剧院供图

谷文月担任艺术顾问的《金沙江畔》剧照,由谷文月弟子王丽京饰演珠玛。王宁摄

  接棒新凤霞饰演藏族姑娘珠玛

  《金沙江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进入藏族同胞聚居地,国民党为挑拨藏民与红军关系,假扮红军掠走土司女儿珠玛,红军遭到藏族同胞误解被断粮断水,他们通过艰苦努力戳穿阴谋,得以继续北上。作品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藏族人民的淳朴善良,以及红军与藏民之间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这部经典之作首演时,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马泰、张德福等评剧“五大流派”代表人物会聚一堂,实现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台演出。席宝昆、赵连喜、喜彩春、李梓森、陈少舫等名角也悉数登场,就连当时已经有了不小名气的赵丽蓉,也在剧中扮演了一位普通藏民。这种艺术上的强强联合,不仅提升了剧目的整体艺术水平,也为评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树立了典范,不少经典唱段至今还为戏迷津津乐道。其中,新凤霞饰演的藏族土司女儿珠玛活泼勇敢、英姿飒爽,成功塑造了评剧舞台上首位藏族女性形象。

  1976年,中国评剧院准备以原班人马复排《金沙江畔》,标志着评剧的再一次新生。然而,新凤霞突然发病倒地,后病情加重竟致半身不遂,无法登台。在这种情况下,业务能力优秀的谷文月紧急进组,被选中接替新凤霞在剧中饰演藏族姑娘珠玛。谷文月回忆,当时自己非常惊讶:“我以为自己就演一位藏族同胞或是红军战士,但剧院忽然让我演珠玛,我才得知新凤霞老师病了。那时没有别的私心杂念,一心就想要把戏演好。”

  复排版连日演出座无虚席

  谷文月从小就对新凤霞非常崇拜痴迷,五六岁起就趴在“电匣子”前无数次收听新凤霞的演唱。她在戏校考试时,正是靠学唱新凤霞在《刘巧儿》里的“采桑叶”和“小桥送线”两个唱段,赢得老师们的赞许。1965年,谷文月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戏曲专科学校毕业并被选拔进中国评剧院,正好分到了新凤霞所在的一团,从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偶像,更是把心中的热爱化为学习的动力。“那个时候,只要有新凤霞老师演出,我就守在侧幕边上,‘扒台帘’学戏。听完她的唱腔,回家再凭记忆把谱记下来,自己仔细揣摩。”谷文月说。

  复排版《金沙江畔》彩排时,剧院将新凤霞从疗养院请来进行指导。看到谷文月演唱的“新派”原板原调、风韵浓郁,新凤霞忍不住感叹:“太像当年的我了!”时任中国评剧院院长的《金沙江畔》导演胡沙,非常希望“新派”艺术后继有人,看到此情此景,立即提议“收个徒弟吧”。新凤霞爽快地同意了,谷文月更是惊喜万分,立刻在排练场里向新凤霞行了拜师礼,成为新凤霞在中国评剧院的首徒。回忆起那一幕,谷文月至今心潮澎湃:“特别感激胡沙院长能够把我推荐给新凤霞先生,让我能够成为她的徒弟,实现了我从小的心愿。”

  1977年,谷文月和马泰、魏荣元、张德福、李忆兰等艺术家共同演出了复排版《金沙江畔》,吸引观众排大队买票,1000多个座位的广和剧场内座无虚席,连日爆满。谷文月也正式开启“新派”代表剧目的学习,并肩负起传承《金沙江畔》这一评剧经典剧目的重任。

  为经典注入新活力新内涵

  新凤霞在世时,常带病悉心指导谷文月,逐字逐句教唱、纠唱,一招一式传授表演动作,左手不能动,就用右手教,师徒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虽为“新派”传人,但谷文月从没想过止步于“复刻”新凤霞。因为在拜师之初,新凤霞就以齐白石大师的一句话提点谷文月——“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她希望谷文月能走出自己的路。谷文月也不负恩师的期望,多年来一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声乐,练就了高亢清脆、表现力强的嗓音,并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与特点。在《金沙江畔》中,谷文月把珠玛这个藏族姑娘身上的粗犷和娇媚融合在一起,突出她既能骑马打枪又精通汉语的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

  1996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谷文月带领青年演员齐建波、张秀云、马惠民、宋丽等,把《金沙江畔》重新搬上舞台。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北京市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发起复排《金沙江畔》工作,将该剧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谷文月特邀担任艺术总监,倾注了很多心血。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以及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中国评剧院都上演了《金沙江畔》,由谷文月担任艺术顾问。多年来,谷文月将自己的艺术理念、表演技巧和舞台经验一次次融入《金沙江畔》的复排重演中,不断为这部经典剧目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让谷文月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复排《金沙江畔》引入了很多从戏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接受过京剧和评剧老师系统的教学,有着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复排导演也把剧中各种武戏场面进行充分展现,让整个作品视觉效果更加强烈。谷文月带领着更多年轻人,在继承前辈艺术家演唱和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加强身段和唱腔的融合,全面展现演员唱、做、念、舞、打各方面的能力,也让这部红色经典长演不衰。

  谷文月深知这部作品对评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金沙江畔》不仅是一次艺术上的大融合,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了评剧艺术的无限可能与深厚底蕴,也激励着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不断前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报记者 王润)

  人物寄语

  “每一次重温《金沙江畔》,我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家国情怀。它让我更加坚信,文艺工作者不仅是艺术的传播者,更是家国情怀的守护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与坚强。”——谷文月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