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遗的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为此,我们推出《点亮多彩非遗》系列海报,与大家一同感受非遗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古琴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于2003年11月,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龙泉青瓷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陈腐和练泥;器物的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最后在龙窑内用木柴烧成。在原料选择、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窑温控制方面,龙泉青瓷均具有独特的技艺。龙泉窑烧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宁静,是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表现。
花丝镶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制作成工艺品。花丝镶嵌工艺复杂,大致可分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技艺精湛,造型优美,花样繁多,具有传统的艺术特色。
花丝镶嵌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即已出现,至明代达到高超的水平。清代以后,花丝镶嵌有了更大的发展,精品不断涌现,饮誉海内外。北京市与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技艺特点显著,在行业中最为著名。
苏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
自明代以来,苏绣大师辈出,流派纷呈,目前尚有确切传人并有影响的苏绣可分为三大谱系,一是传统细绣,二是沈寿所创的“仿真绣”,三是杨守玉所创的“乱针绣”。这三大谱系的技艺都有着丰富而多变的适应性,完整而系统的技艺法理,具有传统的书画品味和浓厚的地方色彩。
苏绣一直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史、民俗学和女性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东阳木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木雕系因地缘关系而得名。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具有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东阳木雕选料严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材质。其工艺类型有无画雕刻与图稿设计雕刻两类,均注重创意和“绘画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景泰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
景泰蓝技艺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
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油纸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制伞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蔡伦造纸成功后,伞面逐渐由丝绸改为纸质,至宋代出现了油纸伞。
据《泸县志》记载,四川省泸州市分水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分水伞厂是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它以传统手工方式制造的桐油纸伞至今仍显示出古老工艺的独特价值。分水油纸伞,伞身轻便美观,伞面诗画兼备,制作技艺流程复杂,一把油纸伞要经过锯托、穿绞、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最终完成。制成的产品质量优良,反复撑收三千余次不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泸州分水油纸伞深受用户和民间收藏者的欢迎。
漆线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13代传人。这一工艺系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的。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
香云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具有多种优点,它挺爽柔润,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经久耐穿,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天穿着,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闻名中外,曾远销欧美、印度、南洋等地,被海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成为中国丝绸的著名产品。
香云纱在14道工序的染色过程中,只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含有高价铁离子的河涌泥,不含任何化学助染剂,也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废料。
壮族铜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铜鼓成为这些民族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水族马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三都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
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与方法。工艺十分复杂,采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图案美观耐看。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及翘尖绣花鞋、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
乌铜走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为云南省石屏县岳家湾村抗金名将岳飞后裔岳永兄弟特创,历来为岳氏独家经营。
历史上,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走银是以铜、金等贵金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熔化后做成坯,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金)走入细密的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乌黑色,透出银(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黄)分明的装饰效果,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其制品多为墨盒、笔筒、酒壶、香炉、花瓶等日常用具,造型奇巧、制作精细,堪称艺术精品,具有收藏价值。经过数百年累积的冶金、錾刻、绘画等传统技艺也极具历史、科学和文化艺术价值。
总策划:高赛
监制:王爱民
设计:张莉娇 杨经国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www.ihchina.cn/
光明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