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孙英赫:
传承非遗文化的“小匠人”
近期,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妇联、江苏省关工委联合发布了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人选,他们品学兼优、自强不息、朝气蓬勃,这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以积极昂扬、向上向善的成长姿态,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为了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扬子晚报特别推出2024年度“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系列报道,一起聆听少年们的成长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本期,记者对话立志传承非遗文化的“小匠人”——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学生孙英赫。
热爱传统文化的好少年 与泰兴非遗砖雕“一见钟情”
爸爸是资深篆刻爱好者,妈妈是中学美术老师,两人都非常关注传统文化。在这样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学生孙英赫从小便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书法、国画和篆刻,他都非常喜欢。”孙英赫妈妈告诉记者,由于古典诗词看得多,儿子的文风也总是带点儿古韵。
性子沉稳内敛的孙英赫,从小便展现出超出同龄人的专注力。“石屑‘嘎嘣’乱响的声音,是千古以来最纯朴、最美妙的音乐。”孙英赫说,由于痴迷篆刻,他曾经把一块8厘米见方的石头磨了刻、刻了磨,愣是磨成了薄片。日复一日的“琢磨”之中,他的刀法日臻成熟,他的作品也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
13岁时,孙英赫在一次走访“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代表性传承人”刘明宏工作室的研学活动中,意外与泰兴非遗砖雕结缘。此前,他便在一篇游览泰兴博物馆的散文中感慨过,泰兴不大,只有一项国家级非遗、六项省级非遗、九项市级非遗,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向很少关注自己城市的历史。此次寻访,见到精美绝伦的砖雕作品的一瞬间,孙英赫如获至宝,既震撼又惊喜,于是十分诚恳地向刘明宏“拜师”:“篆刻作品一般呈现的是文字,砖雕作品更多呈现的是图案。图案更加直观形象,我要学习砖雕技艺,用另一把刻刀向更多人展示家乡砖雕的魅力。”刘明宏既惊讶又欣喜,尤其听说孙英赫爱好篆刻,看了他的篆刻作品后,大加赞赏,欣然应允。“这孩子很聪明,悟性很好,一点就通。”事实上,确实如师父所言:学习砖雕之初的练习“走线”,别人需要一两个月才能练好的基础技艺,孙英赫只用了两周时间便已熟练掌握。
啃下砖雕这门“硬花活” 做泰兴砖雕艺术的坚守者、传承者
砖雕俗称“硬花活”。硬,指的是砖石材质坚硬;花,指的是雕刻刀法复杂;活,指的是刀锤灵活配合。即便有篆刻的“童子功”,费了一个多月心血雕刻的作品,在一瞬间断裂成“废品”的事也常有发生,但是,孙英赫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砖雕伤手,灰尘也比较大。”孙英赫妈妈介绍,经过不懈练习,如今,孙英赫已熟练掌握了阴刻、阳刻、高浮雕、浅浮雕等技艺。“难走的都是上坡路,但坚持走下去,每一步都算数。”孙英赫说。
泰兴是一片红色沃土,家乡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了孙英赫砖雕创作的“素材富矿”。2023年,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徒步去杨根思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后,他决定以家乡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为原型创作一幅砖雕作品。他反复观看杨根思的纪录片,一遍遍描摹他的肖像,得知在杨根思遗留的笔记本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三个不相信”的精神伟力深深感染了孙英赫。“每一刀推出、每一锤敲下,都是我在向英雄致敬!”带着这样的信念,两个月后,英雄杨根思的砖雕作品诞生了。此后,他又将李大钊、董存瑞等英烈的形象和语录刻进青砖,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得以完美结合,原本以典故人物、花鸟神兽为主要内容的砖雕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进一步引导师生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想用创新的方式让砖雕“火起来”
“孙英赫一开始学砖雕的时候,大家只知道他在学,但不知道他到底在学些什么。”孙英赫妈妈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更多同龄人了解家乡的砖雕,孙英赫牵头成立校“泰兴非遗砖雕”社团,担负起非遗文化少年工匠的责任,成为当地闻名的非遗小传承人。在他的组织下,社团开展宣讲近60场次,参与策划、摄制短视频20余部,地方砖雕特色课慢慢地也变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除了痴迷传统艺术,在信息科技学习方面,孙英赫同样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他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等奖项。谈及对推广砖雕的未来规划,孙英赫设想,“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雕刻艺术跟动画相融合,让砖雕能够跟电影一样,有角色、有表演、有人物塑造。我要让民俗历史活起来,让非遗文化火起来!”通过这两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圆明园遗址公园等地的研学,孙英赫发现文物和遗址上都有用到砖雕,“也许,我也能通过学习北京传统砖雕图案,将损毁建筑物的原貌复原,为文化保护出一份力。”
“左手青田石,右手白钢刀。在一痕痕白迹下圆润灵动的笔画,是金石在碰撞中绽开的花。”在日记中,孙英赫写下了这样一段篆刻感悟。现在,尽管学习很忙碌,但孙英赫还是坚持在周末抽出一些时间,拿起刻刀,捧起青砖,沉浸在他的砖雕世界里。“感谢砖雕,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而充实。我要做保护、传承、发扬砖雕文化的‘守艺人’,不断探索非遗传承创新的新路子,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非遗。”孙英赫说。(见习记者 贺东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