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村民的日子幸福又甜蜜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村民的日子幸福又甜蜜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4-06-20 10:12

  陕西石泉县乡村旅游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村民的日子幸福又甜蜜

  当一座城与泉结缘,便多了几分灵性。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依托资源优势,打好三张牌,让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牌:朱鹮小村展现田园魅力

  走进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富硒水稻和莲藕长势喜人。荷花盛开满池塘,鱼儿欢腾嬉戏水,朱鹮和白鹅在田间共舞,白鹭于山际飞翔,泉水叮咚、蝉鸣嘶嘶、莺语呖呖,和着村民的欢声笑语,共同谱就了一曲和美乡村的隽永乐章。

  丝银坝村草池湾保护基地距石泉县城5公里,是国宝朱鹮的栖息地。10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使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剂,努力为朱鹮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如今,50来只朱鹮在这里安家落户,草池湾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去年五一假期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运营以来,吸引不少游客品尝特色美食、参与田间劳作,听村民讲朱鹮与草池湾的故事。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丝银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辉介绍:“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城关镇投资建设的,后来吸引了西安一家公司和村集体共同运营。项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推广生态有机水稻种植,二是探索开展研学旅游,吸引城里的孩子体验农事,学农活,干农活!”

  如今,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草池稻香”有机稻米、“草池红粉”有机莲藕等农产品品牌逐渐成熟。草池湾乡村会客厅、乡村生活博物馆、田间课堂、农家餐厅、山谷剧场、非遗工坊等项目相继落地,核心区水田改造得精巧别致,青旅民宿、农展中心、鱼塘观赏台每天都有新变化,周家老宅旧貌换新颜。“下一步,我们要打造好乡村民宿,让游客住得下、玩得好。”刘辉说。

  非遗牌:作坊小镇蕴藏厚重文化

  从石泉县城沿着汉江南下,就到了以72家非遗传统手工作坊闻名的中坝村作坊小镇。如今,这里是热门的研学基地。

  回忆当年的建设过程,中坝村第一书记胡兰英说:“中坝村的油坊、酒肆、铁匠铺等传统作坊颇具历史,周边还有后柳水乡、中坝大峡谷两个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有先天优势。于是,我们找到外出打工的村民陈国盛,劝他返乡创业。他回来后,把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72户农房打造成中坝作坊小镇,形成以传统手工作坊为核心,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展示、体验于一体,兼具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功能的特色产业集群,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

  手工芝麻糖作坊的女主人邓国红是中坝村一组村民。中坝作坊小镇试运营时,她就办起了这个作坊。“我家的芝麻糖供不应求,生意越做越好,收入越来越高,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日子幸福又甜蜜。”邓国红说。

  “一扇天下”作坊的女主人李宗琴也是中坝村人。在她家的作坊里,不仅有竹蚂蚱、竹蝎子、竹蜻蜓、竹篓、棕扇等作品,就连收款二维码都是手工编制的。“我还把编棕扇的手艺无偿传授给乡亲们。他们负责编,我负责销售,既传承了手艺,又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增收路。”李宗琴说。

  近年来,中坝村还以电子商务为纽带,将72家作坊打造成“线上+线下”体验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不仅如此,村里还建成了千米概念水街、瓜果采摘园、帐篷营地等旅游体验项目,留住了过往游客,让群众搭上了旅游致富快车。

  蚕桑牌:桑海古村迸发融合活力

  步入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成片的桑园郁郁葱葱,民宿、农家乐等点缀其中,移步换景。

  “这几年,明星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业态融合、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推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形成了蚕桑、养猪、养鸡和乡村旅游四大产业,全村产业年总产值达2亿元。”池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徐伟说。

  近年来,明星村借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重点打造中国金蚕小镇的机遇,在巩固传统蚕桑种植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桑海自然景观,建成了3A级旅游景区——石泉醉美桑海景区,实现桑园变景点、旧宅变民宿、农民变股民,形成“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明星村通过打造集精品民宿、农耕体验、原乡生活、旅居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综合体,让更多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实现三产带一产促二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徐伟介绍,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明星村吸纳1600余人融入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推窗见景、开门迎客、就地转岗、居家经营的增收之路。

  看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年过六旬的村民陈泽华夫妇坐不住了。“没想到老房子可以被改造成这么漂亮的民宿。”陈泽华高兴地说,“我们也将老房子和桑园租赁流转给旅游公司,还在公司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出租、流转的收入加上工资、村集体经济分红,年收入多了不少。”

  明星村将蚕桑文化与乡村旅游、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走出了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路径。“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让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徐伟充满自信地说。(本报记者 任 丽 通讯员 许 兵)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2场 走进陕西榆林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