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民间艺人表演高淳民歌。主办方供图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民歌资源丰富,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歌文化。近日,来自湖南和江苏的两场民歌讲唱会先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为观众导赏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桑植民歌、高淳民歌,一展溇澧大地和苏南地区的民歌风情。
桑植隶属湖南省张家界市,地处湘鄂交界地带,是白族、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殊的自然地貌、多民族交融互通的文化背景、纷繁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孕育了桑植民歌浓烈的地域风格。其曲种丰富、曲体多样、曲式结构严谨,风格质朴、粗放、风趣、诙谐,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淳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是南京的南大门。高淳民歌源远流长,《吴越春秋》中记载的高淳民歌《河上歌》距今已2500多年。高淳民歌属“吴歌”体系,融合了吴地汉族民歌、民谣特色,浸润江南水乡稻作文化、舟楫文化,呈现出语言美、行腔美、曲调美、音色美和情韵美的韵味特征,是苏南地区颇具特色的代表性民歌。
桑植民歌讲唱会汇集了非遗传承人、高等院校师生、民间艺人等,以高腔、平调的山歌和明快活泼的小调等体裁,精彩演绎了《叫我唱歌就唱歌》《冷水泡茶慢慢浓》《马桑树儿搭灯台》《花大姐》《门口挂盏灯》《四季花儿开》等19首耳熟能详的桑植民歌。其中,由桑植民歌首位国家级传承人尚生武和市级传承人黄道英演唱的《大姐上四川》,以脱胎于自然山水般的嗓音,加上俏皮的默契演绎,博得阵阵掌声。
“太喜欢这种原生态不加修饰的声音了!”观众戴雅俐是民歌爱好者,曾多次通过讲唱会的形式了解陕北、山东等地民歌,她说,自己从头到尾专注地听,完全被桑植民歌的优美淳朴深深吸引,“希望桑植民歌保留根植地域的原生态唱腔,更期待桑植民歌以其他表演形式,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与桑植民歌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山区特色相比,高淳民歌体现了江南文化与韵味。在高淳民歌讲唱会上,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艺术院校学生等展演了《十绣荷包》《风吹杨柳水上漂》《采菱角》《五月栽秧》《四月里来好风光》等16首高淳民歌,囊括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种类,从传统到新编曲目,展示了高淳民歌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多首民歌由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教师郭燕龙挖掘整理。在过去3年里,他总共发掘了60余首未被收录且有价值的高淳民歌。
“高淳民歌应如何更好传承?”是郭燕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伴随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民歌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农耕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更好传承高淳民歌,可以建设民歌数据库,用音视频的方式为其保留最原生态的“火种”;同时,将高淳民歌与民俗结合,打造富有地方色彩的沉浸融入式音乐演出,激活高淳民歌、民俗的生命力;此外,还可推进高淳民歌进课堂,培育高淳民歌传承的源动力,像此次讲唱会就是很好的传播传承形式。
作为两场讲唱会的主讲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表示,民歌是劳动人民用歌声守望的精神家园,它不仅关系到乡村文明建设,更关系乡村全面振兴,迫切需要大量有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扎根乡土,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做民歌的“识歌人”“传歌人”。“未来民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相信观众会慢慢提出期待,那也一定是我们音乐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郑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