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升级传统旅游业态、创新产品服务方式,大力培育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旅游产业链乘数效应,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助力。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期间,光明网推出“文旅新活力”系列报道,通过卫星新闻、创意图解等生动呈现文旅市场的新价值和新业态;通过专家观点、行业观察等深度展现中国经济的全新动能和内需潜力,共同解锁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要的“活力密码”。
光明网讯(记者 金昱希)近年来,“非遗+旅游”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以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和传统服饰打卡等新型文旅体验为特征的“新中式”旅游迎来消费热潮,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四倍。非遗赋予小镇、乡村等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新生”,让旅途更有“文化味儿”;旅游为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开辟新路径,让非遗更有烟火气。
此前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当文化浸润经济,传承千百年的老手艺、老行当愈发生机勃发,一批新场景、新业态也为文旅市场再添一把“火”。
新场景 非遗元素“火出圈”
去年年初,一组“簪花围”的照片“火出圈”,“今生簪花,来世漂亮”的美好祝愿引得全国网友关注、向往,也让蟳埔这个小渔村迅速晋升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蟳埔村接待游客达到29万人次,大家争相前来体验簪花。
图为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村民刘选凤(左)为一名游客簪花。在旅游旺季,她一天要为几十名游客簪花。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梳头头髻圆,爱水蟳埔姨。阔裤大裾衫,头花插欹欹。”实际上,早在2008年,包含“簪花围”在内的“蟳埔女习俗”便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国家级非遗作为蟳埔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蚵壳筑成的房屋交相辉映,不断让游客惊艳,成为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
当下,传统观光旅游的“走马观花”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人们期待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文化熏陶,非遗正在成为游客感受各地文化的重要触手。“非遗+旅游”使游客不再仅仅是观赏者,而能亲身投入到各类活动中,作为参与者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到吉林延吉,变装为“朝鲜族公主”,体验朝鲜族服饰的民族风情;在江苏南京,“打卡”秦淮灯会,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去广西柳州,“嗍”一碗柳州螺蛳粉,享受舌尖上的独特体验……非遗项目在种类上、跨度上、数量上、可变性上,为旅游供给和旅游业态提供了耗不尽的资源。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表示,“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变化,由此产生产品和业态的深度,生发新的增量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利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兴文创” 传统技艺也“上新”
今年3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馆)为宣传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在馆内设置了漆扇体验处。“以漆为笔,以扇为纸,一半人为,一半天成”,作为独一无二又具纪念意义的“新中式出片神器”,漆扇很快火遍全国。
图为“90后”手艺人郝冠雄在晾晒制作的漆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漆扇能够快速火爆‘出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来喜感慨道,作为旅游文创产品,漆扇成本较低、方便快速、易出效果,既有着大漆工艺的魂,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
近年来,像漆扇这样的非遗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仅使游客“越游越新”,也让非遗收获了更高关注度。如拥有12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砖雕(固原砖雕),在第四、五代传人卜文俊与魏亚龙手中,通过不断试验、与设计师合作,化作发簪、手链、项链等2000余款文创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下一步,将继续研发出更多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旅产品,让更多人通过文旅产品了解魏氏砖雕、了解隆德。”魏亚龙说。
“非遗和旅游结合,诞生了更多时尚的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副研究员韩元军表示,通过发展旅游,更多拥有非遗技艺的人群提高了收入,从而实现更好保护;旅游也让更多老百姓知道、了解了这些非遗项目,从而提高了非遗保护的参与度;旅游还推动了非遗项目创新,通过市场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让非遗更有生命力。
新业态 深度融合正当时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邮轮+非遗”文化之旅,进一步创新丰富邮轮游内容供给。
图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最近,民歌主题班次和茶文化主题班次率先启航。“一周时间里,我们把‘文化课’安排得满满当当,过得特别充实。”一位来自河南的游客表示,与自己体验过的各类邮轮游相较,这次旅程的文化体验每天不重样,很有收获。
从“一船好戏”的非遗邮轮游,到“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从“留住文化与乡愁”的常德历史文化街区,到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江号子等打造的“印象·武隆”展演,各地将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民族节庆“串珠成链”,精准对接旅游产业项目,把非遗巧妙融入“吃、住、游、购、娱”,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新业态和消费新场景。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要创新人们看见非遗的方式。”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游客不仅要领略山河壮美,还要领悟文化之美,非遗理当以全新的看见方式,展示其时代价值,成为更多人得以看见的时尚。
图为在广西南宁青秀山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上,演出人员在庆祝佳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当下,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断赋能文旅新业态、“点燃”消费新动能,从“簪花围”、漆扇等热潮中可见的,不仅是习俗回归与文化传承,也是经济发展活力和复苏韧性的增强。随着非遗与旅游“双向奔赴”,更多文旅“新市面”、消费新活力将进一步被开发、激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要,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