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省京剧院让年轻演员走上舞台中央
4月21日是周日,山东歌舞剧院排练厅依然很热闹。部分演员正在练功,为民族舞剧《大染坊》的创排作准备。《大染坊》是山东歌舞剧院今年重点打造的剧目,聚焦民族工业发展历史,计划由年轻舞蹈演员尝试舞剧的新表达。
“对院团而言,出人与出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告诉记者,围绕《大染坊》创作,山东歌舞剧院将集聚年轻演职员的力量,发挥老带新的优势,真正实现“排演一部大戏、成长一批演员”的目标。
人才是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基石。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也曾面临优秀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部分院团创排新作品只能外请演员。
情况近几年出现明显改观。通过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山东在人才培养、薪酬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改革创新。
1950年建团的聊城市茌平区山东梆子剧团,如今拥有48名演职员,“90后”“00后”占七成,排演的多部大戏、小戏登上省级舞台。但是十几年前,这家剧团是另外一个样子。
“有段时间,出一个小节目都很困难,人员老化不说,很多骨干演员也走了。”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囡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盘活院团发展活力,茌平区下力气进行改革,采取财政保障与走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财政支持不足的部分从经营性演出等环节获得。同时,当地提高政府购买服务保障力度,将戏曲下乡演出的补贴由数百元一场大幅提至一万元一场,保证了山东梆子在基层的演出质量,也让院团演职员的干劲更足。
不仅茌平区,近年来山东省直院团以及济南市、烟台市等地,均陆续推出院团深化改革的政策,提高了财政保障支持力度,让文艺工作者的心稳了下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要立足不同门类艺术形式特殊的文化价值、艺术规律、生存现状及未来预期,分别设定院团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比如在省直层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代表国家水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艺术价值的京剧、吕剧、柳子戏等戏曲院团,要坚持艺术传承为主,重点做好精品创作、人才培养、戏曲普及工作。演艺受众广、市场竞争力强、社会资源丰富的话剧、歌舞、杂技等院团,要在政府托底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积极借力市场聚拢资源,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
在此基础上,山东加强编剧、导演、表演等关键领域领军人才培养,改进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等工作。
近期,山东省话剧院的话剧《孔子》亮相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演员王翔表示,过去几年院内提供了诸多学习机会,一些前辈不仅定期到排练厅指导,自己还能走出山东去学习其他剧目的经验。参加这次展演,就让自己观摩了不少精品剧目,收获很大。
4月19日,山东演艺集团与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签订吕剧《山伯》剧场院线合作意向书。《山伯》是2023年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创排的小剧场实验吕剧,曾入选第十届乌镇国际戏剧节等展演。济南市戏曲曲艺中心负责人介绍,将借助山东演艺集团的剧场院线优势,提高剧目演出频率,推动演员到一线接受市场检验。(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