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寻味沙县小吃,体验非遗研学游;观看悬丝傀儡,领略提线木偶戏新姿;细品武夷岩茶,开启探茶之旅……在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的福建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之旅。
“非遗+”拓展旅游新型空间
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有古谯楼、大宗伯第、崇功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以及原氏民居、伯棠医院、彭鹏故居等历史建筑20处,宋元明清民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官宅、府第、祠庙等古建连成一片。“2019年,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点对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6条古街沿街整体风貌及主要节点进行整治修缮。”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中心负责人黄金梅介绍,2023年,街区打造了福建首个“非遗一条街”,建设莆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莆田非遗艺术中心等,全方位展现莆田非遗风采,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人谙鱼性,鱼领人情,人鱼共存,欢乐斯同……”在宁德市周宁县浦源村,一条鲤鱼溪蜿蜒穿村而过,溪中数万尾五彩斑斓的鲤鱼悠然自得。800余年来,浦源村民与溪中鲤鱼和谐相处,爱鱼护鱼敬鱼蔚然成风。
周宁县文化馆馆长周许端告诉记者,近年来,周宁县深挖鲤鱼文化内涵,实施鲤鱼溪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明清古街修复工程等“四个一批”项目40个,建成鱼祭广场、鱼祭坛、鲤鱼溪慢行道,最大程度恢复鲤鱼溪原生态面貌。同时,布设鲤鱼文化非遗馆、博物馆、鲤鱼溪孝道馆、书画院等场馆,引入“北路戏”“方言评书”“杖头木偶戏”等非遗项目,以及高山云雾茶炭培工艺、花园茶画工艺展示等内容,演绎“鲤乡风华”。鲤鱼文化增添了周宁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鲤鱼溪景区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创收近10亿元。
上下杭景区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有大量城市非遗资源,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美称。“近年来,上下杭景区累计吸引省内外非遗企业19家入驻,集中展示省内外各级非遗项目近200项。打造‘非遗+’主题文化产学研基地,引进非遗艺术空间、非遗主题餐厅等项目,推出以福州非遗老字号美食、福州非遗‘三宝’技艺等为主题的游览体验,为街区文化展示及创意开发提供重要载体和旅游吸引物。”福州市上下杭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池映月说,每到节假日,上下杭景区热闹非凡,街头艺人音乐会、国潮巡演、实景秀演出、快闪演出、古风舞乐等精彩活动火热上演,游人如织,成为福州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非遗+”丰富客人旅游体验
在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品尝可口的沙县小吃、AR体验沙县小吃技艺、入住特色的瓦窑民宿……是人们体验“沙县小吃第一村”的必打卡项目。
近年来,沙县区以沙县小吃文化为主题,打造了沙县小吃民俗风情馆、沙县小吃科技馆以及沙县小吃亲子研学体验中心等景点,推出了涵盖沙县小吃产业园、小吃文化城、俞邦村等的研学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青少年体验沙县小吃“千锤百炼”的制作过程,感受“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
台湾小镇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台湾小镇打造的文旅板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整个园区面积中占比62.5%。在区域功能规划上,大力向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板块倾斜,切实将旅游空间作为展示弘扬两岸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推进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突出‘两岸一家亲’,共筑两岸非遗情缘,台湾小镇以‘文化+旅游+商业’综合商城为总体发展目标,大力吸引两岸商贸企业、国内文化企业和台湾文创开发相关业主共198家入驻,着力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亲子研学、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度假酒店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小镇。”平潭自由贸易区两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俞裕华说。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是由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武夷山首个茶旅融合的4A级旅游景点。“观光园投资3亿多元,打造了武夷茶文化宣传教育区、传统手工制茶体验区、斗茶品茗休闲区、商业购物四大功能片区,整条参观体验线路包括武夷茶文化博览馆、茶叶现代化生产工艺楼、传统手工制茶作坊、茗香湖中庭水景等游览参观点,让游客体验了集茶叶种植、加工生产、检测、茶产品展示、研发等一系列过程,沉浸式体验武夷茶文化的独特韵味。”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杨义东告诉记者,如今,“香江茗苑”已经成为武夷山非遗传承体验和武夷山茶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不断提升茶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的认知度、扩大茶文化国际影响力。
“非遗+”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池映月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上下杭景区运营方推出“商通四海 福传台江”新春非遗祈年文化季、“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主题活动等各类非遗特色活动,常态化开展双杭书场、佾舞表演等非遗惠民演出,打造独立市集品牌“杭肆云集”,搭建非遗展销平台。未来,上下杭景区将围绕“非遗+”主题,积极引进各地非遗匠人及文创品牌,开展非遗展演展示展览、非遗互动体验等项目,全面打造“非遗一条街”,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深度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泉州市木偶剧团建团70多年来,创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并不断推动演出进剧院、进校园、进社区等,剧团每周在剧院正常表演6场至18场不等,如遇春节、国庆节假期,每天要加至7场。2023年剧团在本剧场演出380场,观众人数达20万人次,全年门票收入突破千万元。”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洪世键告诉记者,剧团还积极“走出去”,改革开放以来已30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遗余力宣传推介泉州提线木偶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的“人民友谊贡献奖”就是最好的见证。
2023年以来,台湾小镇充分发挥对台融合作用,鼓励园区内的非遗企业积极开展非遗研学、非遗体验、非遗交流、民俗节庆展示展演等活动,已先后组织开展闽台妈祖文化交流会等10余场大型活动,推动非遗与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融合,不断讲好两岸非遗和旅游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我们积极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每年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以及进乡村等活动近30场,通过举办云霄筝、潮剧、戏曲头盔制作技艺等非遗展演,组织游客学非遗、品民俗、悟传统,全方位展现云霄地方特色文化,让游客在休闲放松的同时,‘零距离’‘沉浸式’感受当地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助力云霄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云霄县文化馆馆长陈美愿说。(本报记者 李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