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
小小竹编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带来了赤水竹编制品,引来不少参会代表围观。精细的做工、自然与时尚结合的设计让很多代表爱不释手。“正是这一件件小小的竹编制品,改变了家乡很多村民的生活,他们的笑容多了,生活更幸福了。”杨昌芹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说。
说起赤水竹编的故事,杨昌芹似乎有讲不完的话。她告诉记者,赤水竹资源非常丰富,她的公司里有很多员工从小就生活在竹林地区,他们来公司之前,多数以竹为生,但是缺少深加工,收入相对单一。
“2012年我成立了公司,初衷就是想整合资源,帮助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村民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然而,民族村里以中老年、妇女和儿童居多,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增收问题成了一大难点。”杨昌芹回忆道,对于家里有竹林的村民,公司鼓励其优先种植慈竹和楠竹,这些是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公司会进行收购;村里的壮年可以为公司运输原料,有经验的竹原料处理师傅,可作为技术人员培养;对于妇女群体,公司则免费传授她们竹编技术,学会技术后她们可选择留在公司就业,也可带着技术去创业、开设工坊。
“村民熊艳从小家庭贫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因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16岁中专毕业后她就来到公司工作。”杨昌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她难忘的致富典型。因为家庭的原因,熊艳以前不愿意与人交流,常常沉默寡言。来公司工作后,聪明乖巧的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自己也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熊艳为家里经济条件的改善作了很大贡献,一家人从破旧的小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家里的欢声笑语多了,她自己的笑容也多了。
作为非遗传承人,杨昌芹持续关注赤水竹编技艺保护传承工作。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50余期,培训学员近2000人,不断壮大传承人群。公司还积极创新,新开发编织方法10余种,推出“竹丝扣瓷”“竹编包”“竹编画”“竹编装饰”“私人定制”五大系列1000余款竹编产品;坚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覆盖模式,开创“公司+基地+农户”就业模式,吸纳固定就业人数108人、居家就业人数百余人,其他就业人数近千人,公司年收入达1000余万元,促进固定就业家庭年平均增收2万元左右。
近年来,杨昌芹还关注到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
“我认为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杨昌芹建议,要立足非遗项目本身,挖掘特色优势,在当下流行的“非遗+民宿”“非遗+文创”“非遗+表演”等众多发展模式中,准确找到能更深层次实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增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研学旅游日益受到亲子游客欢迎。”杨昌芹说,非遗与研学旅游有机结合,可以丰富研学旅游的内容,让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多元化。研学旅游拓展了非遗传习的人群结构和规模,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养青少年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展望未来,杨昌芹建议,开展非遗研学活动应因地制宜,培育打造非遗研学特色点位;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研学导师,增强研学互动性;根据不同群体合理设置研学课程;积极开创多项目联动共享体验新模式。(本报记者 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