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百种非遗手信 多彩岭南文化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百种非遗手信 多彩岭南文化

来源:中国旅游报2024-02-19 09:32

  广州马蹄糕、佛山盲公饼等传统糕点引得游客争相品尝,瑶族服饰与银鼓、肇庆端砚、莞香等地方味浓的特色产品让人眼前一亮,白沙茅龙笔、东莞千角灯3D拼图等工艺品与文创产品彰显广东非遗匠人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前不久,“非遗好物广东有礼——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发布会暨展示活动”在广州正佳广场举办,100件广东非遗手信产品发布并以集市形式亮相。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特产、礼物,广东首次系统发布推出的非遗手信以地域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从中提炼的非遗元素为核心表现内容,打造具有社交礼仪属性、传递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的具象化产品,呈现广东非遗市场拓展、产品研发、业态升级蓬勃势态,是擦亮广东非遗名片、持续讲好广东故事的创新探索。

  岭南风物底蕴深

  “广东谚语里说的‘一两陈皮一两金’就是这个陈皮了。”“潮州剪纸剪出来的是岭南人的生活缩影,刻画的是风物人情。”在活动集市展示区里,吆喝声、介绍声不绝于耳,丰富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目光。汕尾市非遗摊位前,直播博主小陈一边品尝客家擂茶,一边用手机直播擂茶制作过程。面对镜头,他侃侃而谈:“每一道风味都隐藏着岭南精神,非遗背后是广东人‘识饮识食,人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这场传统手艺、古早味道与时尚手信碰撞的非遗盛宴上,人们现场体验非遗味道,学习非遗技艺,走近传统文化,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更将有文化、有品位、有温度的非遗好物带回家,丰富又有趣,体验感“拉满”。如今,广东特色、精致漂亮、新潮有趣成了广东非遗手信的标签,更打破了人们以往对非遗产品土味、呆板的印象。

  此次发布的100件广东非遗手信项目多样,涉及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6个类别,涵盖工艺品、日用品、饮食类产品等多种类型。新会陈皮、高州龙眼、化橘红、春砂仁等“道地药材”,亮出广东优越的生态资源与“药食同源”的传统文化;广州榄雕、烙画葵扇、麦秆剪贴画、香云纱等极富地域特点的精致手工艺品,展示着厚重的岭南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裹蒸粽、牛肉丸、盐焗鸡、凤凰单丛、凉茶等“舌尖上的味道”,让游客品味广东人淳朴实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些非遗手信在展现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广东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崭新面貌之余,更映照着岭南的地大物博、物产丰盈,鲜活展现了广东人民的生活习俗和生产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选出的产品约有15%是创新性的文创产品,例如醒狮文创、千角灯3D拼图、麦秆画书签等,它们以创意足、实用性强的手信形式走进人们生活里。

  品牌矩阵见成效

  在广州市非遗摊位前,致美斋天顶头抽酿造酱油、洲星马蹄糕、小凤饼、《平安葫芦》榄雕、《春曦》海棠型广彩套杯5件非遗手信成为紧俏品,人们纷纷排队选购。这个摊位负责人介绍:“此次评选的非遗手信都已在市场销售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口碑,不仅价格上亲民,品质也很好,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可以说好吃、好玩又好用。”

  据广东非遗手信评选活动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参选产品共362件,遴选出来的首批100件非遗手信考虑了公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这样才能有效连接非遗与生活,使之真正成为受市场欢迎的、普及性的产品,促进非遗的再创造和可持续发展。

  为让消费者买得安心、送得放心,在评选过程中,非遗手信的产品品质、地域特色、产品包装、市场影响多个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的产品大多来自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或出自传承人之手,不少产品同时还是中华老字号、广东老字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

  以汕头达濠鱼丸为例,它不仅是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晶华鱼丸品牌是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达濠鱼丸中的佼佼者,先后获得“广东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的荣誉,历经5代人传承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是游客来汕头必买的传统手信,现在更发展了虾丸、墨斗丸、鱼皮饺、鱼册等多样产品。

  汕头市非遗摊位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非遗手信的发布推广为非遗产品搭建了一个更宽广的对外展示平台,希望未来汕头非遗产品能借广东非遗手信名片实现更多市场合作。

  下一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广东非遗手信在省级及全国性非遗交流活动及相关文旅活动的现场进行展示,通过多渠道开展非遗手信的传播推广,提升广东非遗手信整体形象、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

  广东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此次非遗手信评选发布是广东非遗品牌矩阵构建的一大契机,有利于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推动非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双创”转化促传承

  近年来,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广东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潮流、文化艺术、亲子研学、休闲旅游巧妙结合,一系列非遗手信、非遗体验项目不断涌现,成为备受游客追捧的“潮品”,实现了非遗与商业结合焕发文化新价值。

  此次评选活动中,江门市有罗氏柑普茶、李锦记蚝油、东艺宫灯文创等12件产品入选,成为广东非遗手信最多的地市。在江门市历史街区启明里的非遗手信馆,非遗产品展示、体验活动和产品销售等多种形式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非遗。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推出“非遗大师面对面” “非遗少年说”等6个品牌推广项目,探索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打造国家级的非遗动漫IP作品。

  开平镇濠泥鸡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冯永勇,将镇濠村内的祠堂改造成镇濠泥鸡非遗传习馆,并开发亲子游和研学游等项目,带动村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在传承非遗之余,助力乡村振兴。目前,镇濠村每年接待游客量都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2023年达到1万人次。

  广州市西关永庆坊旅游区推出了系列非遗课程,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能体验牙雕、玉雕、广彩、广绣、泥塑等制作。

  近年来,广东非遗以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旅游项目活跃在公众视野,如今,又凭借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手信产品掀起游客购买热潮。广东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的发布既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存量激活,又能持续丰富文化服务与体验、旅游产品,进而让广东深厚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得以发扬和传承。(张宝桁)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