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以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光明日报、光明网成功组织了六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出了尚长荣、冯骥才、张伯礼、金巴扎木苏等60位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及120位提名人物。他们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和活态展示。为了更好地展示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及时代魅力,讲述传承人精业笃行、臻于至善的匠心故事,光明网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的指导下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网络宣传活动,积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图为刚采摘的新鲜茶叶。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杭州解放路副食品茶叶市场里的茶品成了人们选购的抢手货,六堡茶生态旅游区里的茶风俗活动成了游人打卡的热门体验,《故宫纹样》新春联名茶饮成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头新宠……茶礼,一直是中国人表达年味和心意的“硬通货”。
俗话说,“人在草木中,焉能不知茶。”中国人与茶的缘分交织千年,不仅发展出六大茶类2000多种茶品,还成为飘香世界的神奇“东方树叶”。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便是其重要子项目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介绍,从茶苗怎么种植,到后来怎么采摘、怎么生产、怎么管理,包括九大制茶工序——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储存,“一直到一杯茶为止,这个过程我都要讲得明明白白。”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展示杀青工序。
一杯上乘的西湖龙井茶需要色绿、香悠、味甘、形美,仅“色”一项,就有许多要注意的门道。“杀青时,如果下手重了,茶叶的颜色就会发黑,但是下手轻了,茶叶的颜色又出不来”,樊生华解释道,茶叶是活的,环境也是活的,所以炒茶师傅要根据不同的茶叶、不同的温度、湿度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这是机器炒制无法替代的。“从生产生活到传承发展,我们祖上多少代人都是靠着一双手与这片叶子打交道,所以传到我这一代也是一样的,要继续做好这件事情。”
西湖龙井茶的所在地——浙江杭州,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时期,“茶圣”陆羽就在《茶经》里记载了天竺寺、灵隐寺一带所产的山茶。彼时,茶文化已经在内地十分盛行。而在与浙江相距千里的西藏,一种以黑茶为主料的饮品,开始登上高原餐桌。
图为酥油茶。
“西藏人民创造的酥油茶是内地的茶叶和西藏的酥油密切的结合,这实际上就是汉藏文化交流、人民友好交往的最好例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介绍,公元641年,唐太宗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来大量的物品,包括医学书籍、医疗器械、食品用品、茶叶等。
同时,文成公主入藏以后,逐渐形成了一条官道,“实际上,一般认为这是唐蕃古道重要的开启时间。唐蕃几乎每年都有人员往来,这条道路成为了双方交流的重要渠道,后来又衍生出了茶马古道。”张云解释,青藏高原上的老百姓以前很少吃菜,主要吃牛羊肉,所以要靠茶叶消解油腻,这也体现出了茶叶对他们的重要性。
去腻降脂、滋味醇香的茶叶不仅深受西藏人民的喜爱,还畅销海内外。“铃儿响,响叮当,骆驼巷里驼成行,驼茶过了临泾渡,一路向西十里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散茯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罗荣利哼唱的童谣就反映出了古丝绸之路上茶贸繁盛的景象。
图为泾阳茯茶。
泾阳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曾经商贾云集,茶庄茶行热闹非凡,其境内所产的茯茶也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茯茶可以说是丝绸之路沿线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罗荣利解释道,游牧民族的饮食也是以肉为主,而茯茶和其他品种的茶叶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种益生菌。“这种益生菌叫‘冠突散囊菌’,它可以调理肠胃、改善睡眠。”
过去人们常说,“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因为携带方便、口味醇厚,茶叶成为与丝绸、瓷器齐名的外销物资。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图为中国茶文化展示。
“印度、斯里兰卡的茶,最早都是从我们中国运过去的。你说日本茶、韩国茶是怎么来的?还是从我们中国传播出去的。”樊生华以抹茶为例介绍,日本的和尚到余杭径山来学习制茶工艺,随后又将其带回日本,最终演变形成了抹茶。
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如今,中国茶在国际上的传播交流日益广泛,为世界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出品:光明网经济编辑部
策划:赵刚
记者:陶媛 杨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