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薪火赓续青春非遗

来源:合肥晚报2023-11-23 09:59

薪火赓续青春非遗

创新赋能合肥非遗“活”起来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五千年文明群星闪耀。在广袤的江淮大地上,无数优秀的非遗技艺薪火赓续。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焕发新活力新生命。

  传承 非遗的新活力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近年来,合肥陆续建立了一系列保护及传承机制。

  作为代表庐剧的经典剧目,《秦雪梅》的故事深入人心,也曾在全国不少舞台上亮相,影响了几代人。

  今年开年以来,经过合肥演艺集团、合肥市庐剧院重新编排的青春版庐剧《秦雪梅》,在合肥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次青春版《秦雪梅》中众多庐剧新生代演员崭露头角,在整场演出里,从导演、演员、乐队都是年轻面孔,整台大戏“焕然一新”,由庐剧院“90后”、“00后”演员担纲表演。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发展一路备受关注。近年来,合肥成立了庐剧艺术传承中心,统筹解决庐剧院排练场地等问题,并发扬“师带徒”的优良传统,发挥名家名角传帮带作用,让艺术人才青蓝相继,让艺术经典薪火相传。

  从首演人气爆棚、座无虚席、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300万,再到远赴上海,登陆中国大戏院,收获大批外地戏迷青睐。青春版《秦雪梅》在创作上尊重传统,继承了传统戏曲特性,力争还原观众记忆中原汁原味的庐剧腔调,可谓腔美、味足。又加以创新的点睛之笔,让观众们看着热闹、听得过瘾,也让更多观众感知到传统庐剧青春、朝气、活力的新面貌。

  创新 非遗的新舞台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之上,非遗文化的丰富离不开创新赋能。

  只有将非遗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才能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近距离的感触、感知、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今年开春,“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在合肥大剧院歌剧厅粉墨登场,整台晚会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精品力作演绎于观众眼前。

  在晚会中,文化底色鲜亮,时代信息多彩,节目的选取与展现不再对非遗的故事与传承进行单一解读,而是尽力在保留非遗项目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将民间非遗技艺搬上舞台。

  晚会总导演耿小强介绍:“这是合肥市首次将优秀非遗文化项目集中展示在舞台上。我们希望将传统非遗文化呈现得更青春,更有活力,老少皆宜。通过创新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非遗、走近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合潮’这样一个属于合肥的文化精品的新IP。”

  同样,今年由合肥市歌舞团创排的原创舞蹈《大湾春歌》在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中脱颖而出,入围其中。

  这部作品编导探索提炼在炒茶、拉老火、杀青等制茶工艺动作中融入花鼓灯民间舞蹈语汇,用本省的非遗文化来表现新时代题材的舞蹈作品,反映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学生返乡与乡亲致力于乡村振兴绘蓝图的奋斗故事,也体现出了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时代风貌。

  融合 非遗的新“火”力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以及旅游市场水乳交融。

  千年庐州,百里淝水。

  在合肥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根植在合肥大地的包公文化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代代传唱的佳话,合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融合,大力焕发出包公文化新的内涵与新的活力。

  今年初秋,“包公故里行 经典永流传”全国“包公”题材优秀节目展演在合肥大剧院举行,不同题材、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包公主题文艺演出一一呈现,秦腔、黄梅戏、山西梆子、豫剧、评剧等多剧种荟萃,尽显包拯千年弥新的浩然正气。

  当一段段传奇被重新讲述,当一首首曲目被演绎创作,在包公故里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不止是包拯刚正不阿的勇气和胆识,更是合肥文气传承的根基与血脉。在包公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中,以文化为媒,结合当代社会实际需求,融合性地创造和发展接地气的文化,通过深挖资源内核,点明新的文化路牌,形成新的城市地标。

  对于非遗文化来说,融合既是融入到城市底蕴,也是融入到现代生活。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河街盛大开幕。在这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保护的重要平台,合肥市选送了徽帮裁缝技艺、庐州吴氏船模制作技艺、许氏脉诊、庐州蛋雕、庐州棕编五个重点项目参展。

  作为徽帮裁缝技艺的传承人,王俊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耐心打磨缝制技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坚守、传承着老一辈的初心。1992年,王俊在合肥重新创立起“徽仁洋服”品牌,以字母“H”和八叶莲花为原型,注册了“徽帮裁缝”品牌商标,让老字号重焕青春。

  三十年间,王俊对于当前徽派服装的造型设计、现代工艺流程有着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良创新。他的作品中,多有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新款式。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王俊将自己的店铺开到了都市最繁华的街区,精心布置橱窗展陈,打造成城市的风景线、街边的“非遗博物馆”,吸引市民一览风采、了解非遗。

  科技 非遗的新时代

  步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好非遗文化成为新的课题。这既要做到文创产品的商业化衍生,也需要数字资源的交互式呈现,更需要城市品牌的个性化塑造。

  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深度融合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媒体、人机交互、3D建模等高新技术,对于传统艺术表演类非遗展开了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打造非遗传播传承新形式、新方法,带动非遗沉浸式媒体资源库建设的风潮,推动非遗大数据服务及应用体系的建设进程。

  今年,合肥市非遗保护中心数字化传播能力提升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已全面完成,建立并丰富“AR庐州非遗”APP非遗数字化内容库,AR扫码体验非遗,打造动静结合、视听融合、交互沉浸式的非遗空间。

  其中,“AR庐州非遗”APP非遗数字化内容库不断完善,面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合肥非遗数字化展示平台,通过扩展现实技术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具象化、可视化,让用户通过人机互动的形式在沉浸式互动中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与此同时,合肥整合已有数字档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核,形成标准的可视化数字非遗档案。这些档案形成后,再通过不同的设备终端或者软件设计,可以用在很多场景,如传播、教学、展示等。

  在“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招聘活动的首场推介会中,专门设置了“徽风皖韵”专区,向青年学子展示合肥城市文化底蕴,让青年学生群体既能感受到合肥的科创、产业发展,也能感受到合肥的历史文化传承。

  用科技实力加码非遗文化,用非遗文化赋能科技创新。合肥市将非遗文化用到实处、用到巧处、用到好处,

  用科技实力加码非遗文化,用非遗文化赋能科技创新。合肥市将非遗文化用到实处、用到巧处、用到好处,真正让市民品味可观、可游、可赏、可玩的文化之旅,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夏伟)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

  • 畅通物流通道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