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茶文化通过茶叶这一媒介得以弘扬,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于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茶文化相关藏品以及茶文化在世界传播中的独特地位,近日,故宫博物院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展览汇集国内外30家考古文博机构的555件(组)代表性藏品,以“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茶韵绵长”4个单元,立体展现中华文明以茶为媒、交融互鉴的发展历程。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神农时代,中国人已经认识并利用茶。考古证明,人工种植茶树的历史超过6000年。展览中可见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的古茶树根遗存,根须粗细不一,长的10多厘米,短的5厘米左右,基本可确定属于山茶属树根中绿茶茶树的根须。这件文物把中国人工栽培茶树的时间上推至距今6000年前后。展览中,还有考古出土的汉代、宋代茶叶实物,以及40余件(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贡茶,以实物资料连缀起中国6000余年的茶叶种植和利用史。
有趣的是,“茶”原写作“荼”。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荼,苦茶也。”宋代徐铉等解释:“此即今之茶字。”一般认为,唐玄宗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将含义为茶的“荼”字改为“茶”,延续至今。茶在古代还有许多异名,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唐以前茶的不同名称:“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针对“茶”字的演化,展出的秦汉时期的铜鼻钮“张荼”印,“荼”字出现在姓名印章上,表明“荼”字在这一时期已较为常用。而由唐代煎茶、饮茶的器具——长沙窑青釉褐彩“荼埦”铭碗这一文物可以看出,“茶”逐渐取代了“荼”。
此次展览展出的历代茶具,同时反映出饮茶方式在千年间的变迁。一般而言,备茶方式主要有5种,即食茶、煎茶、点茶、煮茶、泡茶。汉阳陵中发现小叶种茶树的嫩芽,或许就是作为蔬菜而食的。而至少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起,我国已有喝茶的风气。
唐代,饮茶习俗开始兴盛,并传播到周边地区。唐朝烹饪主要采用蒸煮的方式,陆羽创煎茶,并在《茶经》中详细叙述了煎茶的器具、流程及择水、用火和饮茶环境,尤其指出通过观察水面浮涌成珠的大小判断沸腾程度。水煮沸时,有像鱼目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为“一沸”;锅的边缘有泡连珠般往上冒,称为“二沸”;水波翻腾,称为“三沸”。只有到三沸时,才能往水里加茶叶末。这对茶汤味道至关重要,更是煎茶的核心步骤。
从展览中可以了解到,发展至清代,我国各地生产的茶叶品种已相对固定,种类多样。历代贡茶汇集各地所产茶叶名品,以进贡的形式构建起宫廷与地方的交流,既彰显着茶的经济价值,又体现了茶与制度的关联,成为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产自江苏省的阳羡茶、碧螺春茶,产自浙江省杭州市的龙井茶、宁波市普陀山的灵山茗茶,产自安徽省霍山县的银针茶、梅片贡茶、珠兰茶,产自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的岩顶花香茶、小种花香茶……40余件(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贡茶在展览上亮相。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茗茶以锡罐盛放,配以不同的包装和标签,观众可以一睹中国茶叶品类之丰富。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达微佳说:“布展时打开一些茶的盖子时,还可以闻到淡淡的茶香。”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单莹莹介绍:“‘茶’这个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本身就蕴含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一种理解。古人最推崇的品茶环境是在大自然中。”
从此次展览中故宫博物院藏《春宴图》可以看出,文人雅集,围坐的桌上摆放了托盏和盘,旁侧安放备茶小桌,燎炉、汤瓶、茶末罐、茶匙、盏托、茶盏,呈现出宋代文人饮茶宴乐的风雅生活。单莹莹说:“虽然是一个宴饮的场景,但其实他们也是在一个自然的风景之中。这种文人茶会从唐传承到明清,以茶会友也是‘和’思想的体现。”
从展览中可以体会到,茶在中国的普及,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群因茶而相互交流。茶叶、茶器、饮茶方式在世界各地融入当地文化,形成东西方文化对话的同时,彰显的正是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茶道尚和”中的“和”即和谐,水与茶、人与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不同民族间的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报记者 于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