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老朋友为何年年“打卡” 新朋友为何被吸引
这些年被文博会“圈粉”的非遗人
张翼在文博会主会场现场专心致志地展示微刻技术。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微刻是集书画、雕刻于一体的高难度艺术。
■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实习生 刘月辉
每一年的这场“文化大集”,总是迎来许多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制作,今年,文博会六大场馆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非遗技艺传承者。老朋友为何年年“打卡”?新朋友如何被“圈粉”?或许,这些非遗人在文博会上的故事,便是最好的答案。
文博会给了我第一个大单
6月10日,文博会迎来周末观展热潮。在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10号馆)的山东展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饶有兴趣地围在桌子前,拿着胶水和各色各样的粮食颗粒,在纸盘上粘出动物、鲜花等形状。“贴字的笔画时要倒着贴,这样才足够自然。”东明粮画非遗传承人韩国瑞一边仔细观察着孩子们的制作,一边耐心地往桌上的盘子里补充新的材料。
这是韩国瑞第五次携被称为“福籽绘”的东明粮画亮相文博会。这项民间技艺始于“围仓”和“花馍”的习俗,在当地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2017年,韩国瑞第一次参加文博会,做了成品粮画的展示,人流虽多,但没法给观众更多体验。第二年,他在文博会现场摆放了桌子和粮画材料包,让逛展的游客们亲手制作。正是这一年的文博会,韩国瑞接到了自己非遗事业上的“第一笔大单”。彼时安徽省一个“小记者团”前来文博会研学,被这些用大米、小米、红豆做成的栩栩如生的画深深吸引。“他们在文博会上买了一些材料包回去制作,后来孩子们还写了和粮画相关的好多小作文,一传十、十传百,我就这样接到了第一笔大生意。”
韩国瑞不断创意设计新作,开拓粮画市场,目前,他使用了包括粮食、草籽、花种、香料和草药等200余种种子作为原料,满足各种各样的粮画制作。“每年在文博会上和其他非遗人以及游客的交流,都能给我新的创作灵感和改进方向。”在他眼中,“文博会”是非遗事业的热土。
这些年,韩国瑞多次作为山东省优秀非遗传承人代表在各大推荐活动上展示粮画技艺,他认为,文博会的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其推动非遗文化传承、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尤为明显。
“以后我还想来!”
头发花白,身形微微佝偻,在人潮熙攘的文化产业综合馆A馆(10号馆)中,这似乎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面容豁达平和的他有着坚定而锋利的眼神。他是山东临沂微刻大师张翼。打开张翼的微信,他在签名上这样写道:“一个被死神抛弃,然后把事越做越小的人。”
事实上,让张翼决定投身微刻创作的是因为一场癌症,他选择通过高度集中注意力来缓解疾病痛苦,而非遗的魅力、忘我的艺术又让他最终战胜了病魔。
“《红楼梦》微刻版本,一平方厘米内刻908字”,这是山东展团在文博会上给张翼打的“广告词”。他曾用10年,在368块寿山石上完成了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微刻版本的创作,同时也开创了“草书微刻”的先河。
今年是张翼第一次参加文博会。山东展区里的观众摩肩接踵,凑在一起看张翼展示微刻艺术。只见这位老人头微微垂下,左手大拇指托住玉石,并用食指将其牢牢固定,指腹按到发白,粗壮的指节皆是微刻留下的岁月痕迹。右手四指蜷缩,紧握自制刻刀,缓慢、沉稳而又有力地一笔一画刻下一个个需要用放大镜才能仔细看清的字。
张翼感叹道:“我想借文博会这个平台和窗口,让更多人了解集书画、雕刻于一体的高难度艺术。”张翼相信,文博会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张翼这趟文博之旅不虚此行。在让更多人了解微刻艺术的同时,他也遇到了不少真正理解并欣赏微刻的“知音”。张翼表示,他在文博会上见到了一位对微刻颇有研究的观众,和他交流了许久的心得体会,还拍了许多图片发给同为爱好者却未能到场的儿子“炫耀”。“来到这之后,我愈发觉得,微刻艺术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张翼说,“这是个大平台,以后我还想来!”
“文博会的人气真的好!”
以中国传统的榫卯木结构作为画框,辅以藤编装饰,竹编为底,画布采用天然羊皮,用天然矿产原料作为染料……在数字文化馆(9号馆)的“版权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展览中,一幅由四川省知名画家杨勇所绘作的国画作品《春山欲晓》吸引了来往观众的目光。今年文博会上,崇州市多个非遗项目首次亮相,而这幅画作,更是将多个非遗项目融合在了同一个作品当中,展现出“蜀中之蜀”的独特风情。
“这幅画的‘画纸’是由崇州市级非遗项目百年皮匠皮革制作技艺专门定制的羊皮。”崇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白静波是“百年皮匠”的第四代传承人,谈起崇州的非遗文化,他如数家珍,言语间饱含深情:“皮上作画是崇州市级非遗项目皮影制作技艺的延伸,榫卯结构是非遗项目廖家木雕的制作手法;装点画框的怀远藤编和道明竹编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白静波和杨勇既是师兄弟又是多年好友,对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深感责任重大,他们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非遗传承人,便决定“强强联手”,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第一次参加文博会,白静波和杨勇心情激动,为了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接触非遗,开幕当天,杨勇早早地架好画架,调制好画漆,坐在展位一点一滴耐心落笔,向来往的游客展示多种非遗的融合之美。场馆里人头攒动,看着热闹的场面,白静波心里挺高兴的:“文博会的人气真的好!我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越多人关注和喜爱,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杨勇表示,自己在工作中也希望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将传统的古老工艺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希望借助文博会,让更多人去关注崇州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白静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