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老会馆焕发文化活力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24 09:22

北京市东城区携手原发地,探索会馆活化利用

老会馆焕发文化活力

  图为颜料会馆内,池州傩戏表演现场。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核心阅读

  北京会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北京市东城区推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与会馆原发地携手,打造会馆文化体验群落。一座座百年会馆,变身为综合性文化空间。

  历经150多年,位于北京东城区草厂二条胡同的韶州会馆迎来新生。5月22日,经过修缮后的韶州会馆举行开馆揭牌仪式,正式对外开放。一度沦为大杂院的百年会馆,如今成为兼具传统四合院及会馆建筑特色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韶州会馆的“新生”,源于东城区推出的“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去年以来,北京东城区与广东韶关市携手推动会馆开发与利用,共同推进韶州会馆规划设计,丰富会馆文化的发展业态,联袂打造会馆活化利用新模式,将韶州会馆打造成文化交流的“会客厅”。

  活化利用,促进旧址修缮更新

  会馆承载多样地域文化,是历史留给北京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首都文化开放融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东城区拥有37处会馆类不可移动文物,如何保护修缮和合理利用会馆?东城区大力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加大文物会馆腾退、修缮、利用方面的工作力度,一大批会馆得到精心修缮,部分已作为文化场所或展示空间实现利用。

  与此同时,东城区着力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演出剧目,让百年戏台再现光影,让沉睡文物焕发新生。

  “会馆与其他历史建筑的区别在于其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情感价值。每个会馆都是惠及乡梓、打上鲜明地域文化基因的‘文化植被’,凝聚着一代代游子浓重的乡愁。”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张佰明说。

  会馆要“活起来”,需要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这离不开会馆原发地的参与。东城区创新思路,鼓励引导地域文化主体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促进传统文化街区更新。

  一馆一策,挖掘会馆人文特色

  去年7月,东城区编制出台北京市首个聚焦会馆片区建设的创新政策《关于进一步焕发东城区会馆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同年9月,东城区以首批10家试点会馆为依托,面向全国各地公开征集创新合作项目,着力连接更多文化资源与要素,统筹好文物保护、特色发展。

  经项目征集、实地踏勘、专项指导、专家评审等环节,广东韶州会馆、湖北黄冈会馆、湖北麻城会馆、广东平镇会馆、安徽石埭会馆、福建汀州会馆南馆6家会馆成为首批合作项目。

  “‘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的出台,就是利用推广乡情文化联系,构建经济互动、文化互动、社会互助的新型合作关系,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文化片区。”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说。

  具体而言,“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包括“会馆文化空间共建伙伴、会馆文化传承伙伴、会馆文化服务伙伴、会馆文化创新伙伴、会馆文化传播伙伴、会馆人才培育伙伴”等六大伙伴计划20项举措。通过强化会馆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连接,推动会馆有形建筑与无形文化相结合,展现会馆文化魅力与人文底蕴。

  为此,北京东城区与广东韶关、湖北黄冈、广东梅州、安徽池州、福建龙岩签订合作意向书,共同打造会馆文化体验群落,为会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有会馆原发地文化的注入,将推动会馆所承载的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交织融合、创新转化,激发出会馆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崭新气象。”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表示。

  下一步,东城区将以首批6家签约会馆为试点,坚持“一馆一策”原则,在空间打造、市场运营等环节联动发力,打造市民身边的文化圈、国潮圈、艺术圈。

  地方共建,打造文化体验群落

  走进韶州会馆,东正房是韶州文化展厅,常设“古虞名郡风度韶关”主题展览,分8个单元展示韶关市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成果。北厢房是兰花书房,南厢房则是品茗香房。“韶关有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茶罐子’,这样布局,凸显了韶州会馆作为展示窗口的独特作用。”现场布展负责人介绍。

  韶州会馆始建于清同治七年,历史上曾为韶州府旅京人士在京建立的同乡试馆,成为见证两地往来交流的重要地标。如今,韶州会馆着力打造韶州文化展厅、茶文化空间、兰花书房等主题文化会客厅,向公众展现粤北地区的多元文化。

  “我们将致力于让福建汀州会馆成为龙岩革命老区在京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等特色文化的重要平台。”福建省龙岩市副市长陈荣水表示。

  “一座会馆记录着一段历史,展示着一方文化。”湖北省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初敏说。作为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汇之地,黄冈市将参与黄冈会馆、麻城会馆两处会馆共建,打造展示黄冈市历史文化的窗口。

  未来,伴随着“焕发会馆文化活力的伙伴计划”全面启动,东城区和会馆原发地将继续深入挖掘展示会馆建筑及其蕴含的价值内涵,让老会馆“活起来”“火起来”。(本报记者 贺 勇)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