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悠悠流淌的运河滋养了两岸因水而聚、因河而兴的劳动人民,也滋润了天津这片沃土。5月10日,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在天津武清举行。在下午举行的平行分论坛上,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传播平台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共聚一堂,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利用,共商运河发展,共话运河未来。
“运河在历史上本来就是各个地方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表示,一直以来,运河就代表着中华文化融合创新的一种精神,“今天所说的运河保护,并不是说要完全的复原过去的历史,而是要保护、弘扬这种文化融合创新精神,才能带着整个运河文化面向未来。”
2022年3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在邱春林看来,建设运河文化公园需要创新运用当代表达方式,阐述运河文化的内涵,突出各类文化标识,强化区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和中华文化的象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在创造性表达方面,有些新技术、新手段还是在强化文化标识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邱春林表示,现在完全靠不可移动的文物或者是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一种文化标识不太容易,但有些沉浸式的、交互式的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以贯通古今的方式,让观众全方位地、多角度地、生动地感受运河文化从古到今的流变。
对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打造,邱春林尤其重视其运河文化特质和美学特质的体现。他介绍,京津冀运河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密集的区域,景泰蓝制作技艺、花枝镶嵌制作技艺、泥人张等非遗项目,在不止一地出现、流传并盛行;杨柳青年画、吴桥杂技等,更是属于在全国范围内都脍炙人口的文化类型,文化特色特别鲜明,“现在这些项目的保护很多做得相当不错,说明京津冀三地的一些传统工艺在融合和相互学习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自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京津冀三地加强了联动机制,设立了大运河的文化联合大展,定期展出一些大运河的非遗项目,但在邱春林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我是一个南方人。我觉得,什么时候,大运河成了南方人到京津冀地区旅游要必须经过的一条旅游线或者打卡地,大运河的品牌效应才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