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悠悠流淌的运河滋养了两岸因水而聚、因河而兴的劳动人民,也滋润了天津这片沃土。5月10日,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在天津武清举行。在下午举行的平行分论坛上,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传播平台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共聚一堂,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利用,共商运河发展,共话运河未来。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之后,南方的物资向北而来,京杭大运河不仅作为文学艺术戏曲之路沟通了南北,更成为中外文明互鉴之路。”会上,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表示,清代天津人王维珍走到通州时,写下了“一枝塔影认通州”,人们普遍认为,其“塔影”就是倒映在京杭大运河的河面上。
任德永提到,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里面,北京地区文化遗产的主要精华都在通惠河上。“坚持古为今用,就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任德永表示,随着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今年,城市副中心已经做好准备向文旅部申请大运河5A景区建设。
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自2018年成立后,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以及通州区如何深入挖掘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研究,在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上,真正做到了溯其源、寻其踪、遍其行、索其引、查其精、通其变、知其事、究其因。作为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表示,“运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保护好运河是我们运河沿线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