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岳沛 靳铃涵)“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草?为什么除夕要放鞭炮?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的起源从何而来……”提到自己研究了大半辈子的民俗和非遗,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陈勤建兴致勃勃。
陈勤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从研究文艺学到80年代末转向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非物质文化研究,如今已有四十余年时间。
对于陈勤建而言,从文艺学转向民俗学这门当时算是比较边缘化的学科研究的时候,他有过犹豫,有过彷徨,有过怀疑。“但当我真正接触以后,发现其中有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智慧。这些老祖宗的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便在这条道路上深耕了一辈子。”陈勤建说。
本世纪初,陈勤建瞄准国际前沿,全身心投入非遗保护工作。至今,参与了非遗保护前期的探讨、申报、研究工作,国家第一、二、三、四、五批国家级及上海市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评审,《非遗法》和《上海市非遗保护条例》的研讨、修订。这些年来,陈勤建和他的团队一起为非遗做了很多的努力和付出。对于他而言,非遗它不是某个项目某个传承人的事情。非遗是大家的使命。
“我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侧重于对非遗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间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我们中华文化特有的生命和智慧。一个民族不可能缺少它,一个民族缺少了它,就没法生存。”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教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陈勤建,他的学术中更多了几分“泥土和田野的自然气息”,将做学问深植于生活实践之中。
在陈勤建看来,“非遗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定的生态场景中间形成的。”这些年陈勤建一直辗转各地采风调研。在田间地头与老乡拉家常,吃点别人家蒸的年糕,喝点别人家酿的米酒,让自己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 “如果只会背书,那不过是个行走的‘书架子’,只有将所学所知用于生活,那才是‘真学者’。这是我经常对我学生说的一句话。”陈勤建说。
当谈到自己踏入非遗保护事业大门的初心,陈勤建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90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个民俗学会主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教授来到上海,交流一个星期以后,他让我跟他到美国去,可以进一步发展。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no。我的根在中国,我研究的东西就在中国,我离开了中国,我咋来研究?”陈勤建笑声朗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