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非遗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活了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热点 > 正文

非遗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活了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3-02-22 09:27

非遗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活了

“茶百戏”体验现场

非遗传承人章志峰:“茶百戏”活了

“茶百戏”作品 受访者供图

  每逢农历正月,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研究院就会变得愈加繁忙。今年春节前后,这里几乎每天都要迎接专程体验“茶百戏”的游客、本地居民,其中不少是家庭组团前来。

  从去年一部热播剧《梦华录》将“茶百戏”带进大众视野,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波接一波的热潮让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格外受关注。章志峰是“茶百戏”的恢复者,也是“茶百戏”融入现代生活的推动者。为此,他已奋斗了40年。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茶戏等,始于唐而盛于宋,是以研膏茶为原料,将研膏茶碾细成粉、搅拌形成茶汤的悬浮液,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独特技艺。1983年,当还在福建农学院(现福建农林大学)茶叶专业就读的章志峰偶然在古籍中发现了有关茶百戏的介绍时,立刻就被吸引了。但在兴奋之余,一个难题横在眼前:到近代后,这门技艺已濒临失传。

  “当时在学校,大部分人都不支持我做相关研究。”章志峰说,因为“茶百戏”是历史文化,与当代茶叶生产技术关系不大,所学无用武之地。面对诸多质疑,还是他导师的一席话令他茅塞顿开:“‘茶百戏’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认知宋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茶专业研究者,探索未知当为己任。”

  恢复“茶百戏”,困难一定有,但难度系数还是超出了章志峰的想象:仅收集古籍这第一项工作就花费了10多年。经过大量史料考证初步判断点茶法的研究是重要切入渠道,为了探寻点茶法的遗存,章志峰于1997年和2004年两度赴日留学,学习日本茶道,探明日本如何对中国的点茶法核心特征进行活态传承。经过科学实践,章志峰终于在2005年恢复点茶原料研膏茶加工,并以研膏茶为原料进行了点茶和“茶百戏”实践。此后进程迅速加快,2008年至2009年完成抢救性恢复“茶百戏”。2010年10月,“茶百戏”正式列入福建省武夷山市级非遗项目。2017年茶百戏被列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如今,“茶百戏”已活态传承于民间。

  主人将茶汤晃动并转一圈,一个福字就转到客人正面,就是献茶礼仪。宋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点茶为文人墨客和大众所推崇。“茶是古人休闲娱乐、待客访友、寄托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茶百戏’因而成为生活艺术化的写照,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说起“茶百戏”,章志峰总是兴致高昂。

  “茶百戏”可以很好地融入点茶、斗茶的各项活动中。陆游有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写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宋徽宗在其《文会图》中则表现了他和大臣用“茶百戏”消遣娱乐的场景。在当代,“茶百戏”在节庆和各种主题活动中毫不违和,其体现的待客之道十分妥帖,更易得到理解和认同。

  “茶百戏”将茶从饮品上升为艺术,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古人对点茶和“茶百戏”的工具进行了人格化,将每件工具冠以姓、名、号,赋予独特思想内涵,实际每种工具对应的是人的品格,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如茶筅姓竺、名副帅、号雪涛公子;茶磨姓石、名转运、号香屋隐君等。再如古人对茶碾的品格描述为“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形容其品格刚正不阿,俨然就像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作为非遗传承人,当坚守本真,矢志不渝。对于体验者,亦能体会做事要有恒心、志当存高远的道理。我们认识和了解‘茶百戏’的过程,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章志峰说。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饮茶和以茶为礼自宋代就已成为习俗。近年来,章志峰在“茶百戏”的普及推广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注重传统节日期间推动“茶百戏”的正确传播。

  “‘茶百戏’不是拉花,它能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面对一些人误认为“茶百戏”像咖啡拉花一样,是用不同颜色叠加作画形成的,章志峰不厌其烦地解释。在他看来,要让公众正确认识“茶百戏”用清水就能作画这一独特文化基因,才能领会到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百戏’传达的是一种美好体验,一种爱生活、懂生活、富于品味的情志。在当下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更需要学会一张一弛、忙中取乐。”章志峰还在继续努力,他将目光投向青年群体,希望“茶百戏”进入大学课堂,让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和传播。(王彬)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沪港高铁动卧列车准备就绪

  • 西藏:拉萨举办第二届锅庄舞大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