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台州刺绣:几经沉浮 破茧成蝶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热点 > 正文

台州刺绣:几经沉浮 破茧成蝶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2023-02-03 18:19

  不久前,在第五届进博会的“浙里锦罗”展厅,台州刺绣又一次闪亮登场,吸引了大批中外人士驻足观赏。台州刺绣是进博会的“老面孔”了,这一源自台州民间刺绣的独创技法,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屡获国际金奖,获得国际友人一片赞誉。

  百年间,台州刺绣几经沉浮,多次绝地重生,迎来如今的辉煌。它是如何破茧成蝶,“香”出国门的呢?

  没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台州刺绣风头正劲,作为台州刺绣龙头老大的“台州绣衣厂”,出产的绣品属于拿着钱都买不到的抢手货。很多心急的客户,怕自己拿不到最新的绣衣,天天派人驻守车间。

  相较于中国的其他绣品,脱胎于清代天主教堂的“台州刺绣”,是中国唯一融合了西方雕镂、抽纱的“雕绣”和民间“彩平绣”的绣种,因打通了中西方审美上的隔阂,备受国际市场青睐。

  台州绣衣曾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厂家有23个,从业女工多达十几万人。台州绣衣厂正是其中的龙头企业,最鼎盛时期,厂里的设计师有近百人。

  台州刺绣的设计品非常抢手,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设计师开始故步自封,来来去去就从几个套路里做微调。从原创到代加工,或许台州刺绣就是从这时开始走下坡路。当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危机,觉得不用自己设计,单子还源源不断,多好的事!殊不知,温水煮青蛙,危机在一片祥和里越积越大。

  当原创越来越少,台州绣衣的审美开始与时代脱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昔日门庭若市的盛景不复存在,设计师需要自己出去找客户,甚至下到生产车间。绣品的价格一降再降,当大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颓势已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时尚的风向开始变化。大面积绣花的商品不再是主流审美,西方流行朦胧花色,随即波纹、钉珠大面积使用,机器绣又开始兴起,一起挤压着岌岌可危的台州刺绣市场。

  中兴

  其实,台州刺绣并不是没有挣扎过。此时,林霞的师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较早在一片繁华中嗅到了危机。他敏锐地意识到,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并不能拯救台州刺绣。

  陈克一头栽进国际流行的朦胧花色研究中。朦胧花色讲究变化多端的色彩以及中间丝滑的渐变,这些如果全靠绣出来,非常耗费工时,手工成本的高昂,就会再次丧失国际市场。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做出这种色彩变幻,又能节省工时和成本?

  那可不可以先刺绣,后染线?

  陈克翻阅古籍时,发现我国在西周时就有“绣后涂彩”的古技。1976年,陕西宝鸡茹家庄曾出土了周朝冕服碎片,刺绣的颜色就是在刺绣以后平涂上去的。

  打破常规,反古于今。他探索运用他少年在美院学习的水彩画湿画法,按照同样原理,先把绣品弄湿,待其半干再绘。特地为丝线寻来的染料,在半湿的线纤维中相互交融,变化出无穷色阶,微妙朦胧。“彩绘绣”既有针法的精致质感,又兼具水粉画的梦幻灵动。一时间,又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订单如雪花一般飞来。

  告别

  凭借“彩绘绣”,台州大小绣衣厂实现了短暂的中兴。甚至有很多外地的其他绣种,都积极转身“彩绘绣”,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说,这是台州刺绣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可惜,身为龙头的台州绣衣厂并没有大量采用“彩绘绣”。它犹如沉疴的老人,沉浸在往日的荣光里,闭目塞听,拒绝新兴事物。陈克左右不了,唯有一声叹息,身为他得意弟子的林霞一直看在眼里。

  1992年,她怀着浓烈的不舍,主动丢掉了铁饭碗,离开了绣衣厂。她需要一个不受束缚的自由空间,完成自己心里的梦想。

  林霞自小接触台州刺绣,可以说是在花绷边长大,供职台州绣衣厂13个年头,深深痴迷于绣衣艺术。离开绣衣厂的那些岁月,她常常夜不能寐,满脑子萦绕的都是那些漂亮的图样和针法。她深怕台州刺绣这朵奇葩会因某种变故而凋零。

  她选择创业,十几台缝纫机,创办了台州银河制衣厂。林霞沉浸在纹样设计和针法创新中,以为凭借绣品出色,总能闯出来。但是绣功再出色,也敌不过时代的獠牙。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台州外贸服装出口连年萎缩,尤其是1998年前后的一场金融危机,外贸业务全部中断,台州大量绣衣厂倒闭。

  是继续做外贸服装的代加工,还是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林霞陷入了两难,她始终觉得为国外加工,不是长久之计。

  1998年,她创立了以台州刺绣文化底蕴为基础的“台绣”女装品牌。根据不同消费人群,设计各种档次的时尚女装,并将目光放在国内市场。

  在“台绣”开始迈出沉稳的第一步时,曾经的龙头企业“台州绣衣厂”熄灭了所有的希望与灯光,悍然倒闭。听到消息,她潸然泪下。

  1999年,台州绣衣厂破产拍卖,林霞用自己和母亲唯一的房子作抵押,通过银行贷款和社会集资,买下台州绣衣厂的技术资料、样品及衣服等,然后保存起来。那时有好多人觉得她傻,用200多万元钱,换回了一大堆废物。她却无不遗憾地想,如果有足够的钱,我会把台州绣衣厂全部买下来,就让她任性地为自己的情怀买一次单吧。

  非遗

  非遗传承!此刻,兴趣沉淀为情怀,情怀蜕变成责任!

  那时候的台州刺绣,在民间经过近百年的野蛮生长,却鲜有文字记载,就连它的起源,都众说纷纭。她和陈克一个个寻找民间的老艺人,一个个挖掘台州刺绣背后的故事,多次考证还原其真实的起源。

  2008年6月,经过3年的走访记录,总面积500多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的艺术馆落成。在展馆内,她曾任性买下的“情怀”,那些曾经被人视作废物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有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台州本土刺绣作品近千件,文史和图片万余件。陈克经年的心血,凝聚在《台州刺绣200多种刺绣针谱》这本针法宝典里。

  突破

  在思索台州刺绣如何延长生命力的思索中,林霞开始意识到单靠图案上的变化,注定无法长久。台州刺绣百年,几经沉浮,数次走在消亡的边缘。如果没有一个质变,打破桎梏,还会再一次走向消亡的结局。

  那一夜,林霞出差在杭州,深夜走在西湖畔。骤雨初歇,一张蛛网挂着晶莹的雨珠,在灯光下泛着柔美的光。她看着蛛丝,心想,好像台州刺绣的雕绣纹样啊,就是雕绣比较讲究抽几根,隔几行,而它却有着不规则的美。此时,灵光一闪,她豁然开朗,原来桎梏在这里,他们都太讲究针法规则。

  回去后,林霞以蛛网为原型,这就是《网络天下》的来源,也是林霞的“纤艺绣”处女作:蛛丝无处不在,纵横交错为网罗,趋难而作,不必逃离人类社会和生活,仍能“坐拥天下”。接着,她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创作的黄金期。她构思并主导的《原·衍生》《降生》《万物生》《万物灵》《紫椹》等台州刺绣艺术品,也大多体现着生命的“张扬”。很快,创新作品显示出全新的生命力,《原·衍生》系列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网罗天下》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降生》获艾琳·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台州刺绣历经百年,每一代人都在为传承发展而努力。老艺人应大玉一生从事绣衣设计,开全雕绣衣之先河;第二代以陈克为代表,研发彩绘绣、蒙丽莎绣。继师傅陈克之后,第三代传承人林霞以艺术家的身份登上当代艺术的舞台。她把传统的刺绣元素,与时代装饰(包括服饰)相结合,延续了“台州刺绣”的文化生命力。她发明的“纤艺绣”在传统抽、拉、雕技艺的基础上,突破了刺绣原本二维画面的属性,以更加通透、立体浮雕的技法和概念,创作出属于台州刺绣自己的语言和鲜明的风格特征,在国内刺绣行业是一个重大突破。

  多年间,艺人们带着台州刺绣的精品,却得不到国家刺绣行业的认可。台州刺绣起源于绣衣,为了让“台州刺绣”堂堂正正进入以“四大名绣”为首的国家刺绣行业名录,成功跻身中国28种绣种,几代台州刺绣传承人呕心沥血。

  绣都“掌门人”廖春妹,30多年来醉心于台州刺绣。将自己几十年私藏的刺绣珍品拿出来。涉及全国各大绣种,以及少数民族的刺绣孤品,共计万余件,无私捐献,建立临海市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供市民免费参观。

  国潮与数字化

  台州刺绣要紧随时代的密码,就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审美。要把握住传统技艺与时代的契合点,用台州刺绣的技艺,做出年轻人喜欢的产品。

  林霞意识到,跨界融合是新时代下台州刺绣发展的必由之路。将“刺绣博物馆”“生活艺术馆”“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刺绣研究所”“工厂店”“工坊”等场所、模块融合串联,打造出集创意创新、生产制造、文化传承、艺术展览、旅游消费等于一体的“非遗+N”的多业态融合传承发展模式。

  林霞设计的台州文旅文创产品——伴手礼系列,融合了和合文化、华顶杜鹃、江南长城等元素的作品,古雅高级又接地气。尤其是紧跟时代的潮品“绿马”系列伴手礼,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从大陈岛垦荒精神汲取灵感,廖春妹推出文创产品风物大陈系列。将大陈建筑、风物、人文等诸多元素进行创新性融合和改造,生动诠释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生不息。

  放下“艺术家”身段,大师们纷纷制定系列特色培训课程和体验活动,打造出研学游、 亲子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亲自教一些“零基础”的刺绣小白刺绣。他们打造交流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刺绣。

  如今,他们还行走在时尚前沿,玩起了“联名”。林霞为Obscura唐香米其林高级中餐厅专属打造了《络》 丝绸刺绣艺术餐盘,将台绣与无影玻璃等工艺融合。丝绸刺绣艺术与美食文化的交融,不同领域匠心的融会。针绣文化装点着珍馐,更是秀色可餐。

  这边,廖春妹的女儿卢钇宏,虽是个学计算机的理科女孩。因从小耳濡目染,对刺绣有着非凡的情感。她运用自己的专业,创立了国内首家传统手工艺数字博物馆——“云中绣吧”。这是一个以刺绣技艺为落脚点,连接博物馆、爱好者、领域专家和文创产品的交流平台。

  平台解决了博物馆藏品传播难、刺绣资料检索搜集难、相关文创产品定点推广难等问题,满足了用户对刺绣文化的交流学习和消费需求。让时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融,浪漫的刺绣和理性的代码相知,用年轻人的方式开启新征程。(屈扬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