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跟着非遗探索台州宋韵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热点 > 正文

跟着非遗探索台州宋韵

来源:椒江新闻网2022-12-27 17:27

0615003_001_06_s_副本.jpg

  近日,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宋韵雅致,引人遐想。在椒江,就有这么一场文化盛宴,以“宋韵台州雅致生活”为核心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非遗活动,在椒江老粮坊文创园的台州当代美术馆举办,这是全面展示台州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实践经验,突出呈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的优秀成果。让我们跟着非遗文化的脚步,一起去感受千年之前的文化魅力。

  现场布置清雅,琴声悠扬,一瞬梦回宋朝。整个展厅围绕“宋韵台州,雅致生活”主题,向人们展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人四艺”。

0615003_001_01_s.jpg

  焚 香

  香文化经过汉魏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代已是羽翼丰满、沉淀丰富,再加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使宋人用香具备了应有的条件。在宋代,人们在用香方面的普及程度、方式及美学都可谓是达到了巅峰。

  宋人喜用香。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专门卖香的“香铺”、“香人”;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街头还有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如香药脆梅、香糖果子、香药木瓜等等。

  在描述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其中即可看到一家香铺门前招牌上写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字样(盖指“刘家上等沉香、檀香、乳香”,拣香指上品乳香)。

  台州市非遗馆工作人员杨子是天台古法制香技艺传承人。只见她在香炉中铺上香灰,然后将香粉在香灰上印出各种篆文型的连续的字或者图,在一端点燃后一直燃烧到尾端,这种用香方式称为印篆香法。

  除了印篆香法,宋人间十分喜爱雅致的“隔火熏香法”,这种方法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见香不见烟”。

  宋代陈敬《陈氏香谱》记载“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形以之衬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火燥气。”这里描写的就是隔火熏香:用云母片或银叶将香品与火隔开的品香方法,以及其“烧香取味,不在取烟。”这种方法相比于直接焚烧香料,气味中少了些明火带来的燥气,多了分柔和,使得香气更加纯净绵长。

  “燕居焚香、把盏闻香”的生活意趣,带着一缕香的生活温馨,宋人读书、闲居,或是雅集、宴客之时,都会焚一炉香。甚至有文人感叹“无香何以为聚”。焚香于他们而言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仅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生活情趣,他们把原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过得诗意悠闲,可以说平常处处是风雅,亦或说风雅处处是平常,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本真吧。

  点 茶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上自帝王下至普通民众,不同阶层对茶事活动的参与与热爱程度是史无前例的。茶先苦后甜的物性与宋代文人的人生际遇、品性有着天然的契合。他们品茶会友,引茶赋诗,以茶入画,孕育了清旷闲雅,平淡自然的文人气质。“细研慢烹雪乳腾,着盏无水痕。”茶,成为宋代文人雅士的灵魂伴侣。

  “点茶”,在唐末就已经出现,但那时点茶法并非主流,唐人自陆羽之后,改“粥茶法”为“煎茶法”。

  宋人先将茶叶磨成粉末,再将黑盏预热,将茶粉投入黑盏之中,注水壶(汤瓶)注水其中,水流极细,如蜻蜓轻点暮荷,故称点茶。

  以开水烫盏,保持茶盏温度,这样才不会热水注入温度降低,建窑的黑盏“质厚难冷”最合适。

  “茶色白,宜黑盏,纹如兔毫”的建窑兔毫盏备受推崇。而最为推崇的当属“曜变天目盏”,堪称碗中宇宙,色彩斑斓。点茶非常讲究粉与水的比例,也是一碗好茶的关键,水分几次注入。用筷子或汤匙击打茶汤,后来便是专业创造了一种器具——茶筅用来调和茶汤,使其泛起泡沫,凝而不散,颜色以奶白为上,浮起满碗雪花,美如疏星在空。

  变天目盏”,堪称碗中宇宙,色彩斑斓。点茶非常讲究粉与水的比例,也是一碗好茶的关键,水分几次注入。用筷子或汤匙击打茶汤,后来便是专业创造了一种器具——茶筅用来调和茶汤,使其泛起泡沫,凝而不散,颜色以奶白为上,浮起满碗雪花,美如疏星在空。

  “斗茶”是一项互相比拼点茶品质、点茶技术的娱乐活动,是宋人独有的雅趣之戏。他们喜欢聚在一起互相斗茶,比谁的茶浮沫颜色更白、更多、更细腻,浮沫凝而不散称“咬盏”。

  文人斗茶是风趣,文人斗茶,多寻一选庭院,或一片竹林净土,约上三三两两的人,带上茶具一起斗茶,分享私藏的奇茗。

  宋人江休复《嘉佑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故事:苏才翁和蔡襄一起斗茶,蔡襄茶叶更好,用的是惠山的泉水斗茶。苏才翁茶叶略差一点,但是却用了翠竹浸沥过的水,点茶之时竹香盎然,于是胜出。可见斗茶时用水的重要。

  而“茶百戏”是宋人的茶艺术。他们以茶为墨,在茶汤里画画,又称“分茶、水丹青”。通过汤瓶注水的控制,在盏面上幻化出各种画面,宋人称之为“茶纹水脉”。运用茶匙击拂,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形成各种物象,如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之属,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堪称绝妙。

  茶百戏是茶中有画,画中有茶。虽然茶汤里的画,须臾便散。但宋人把山水刻在画里,也在茶里,更在心里。

0615003_001_07_s.jpg

  插 花

  台州插花艺术是极具台州特色的传统美术,于2017年列入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项目。其传承人苏群,1994年结缘插花艺术,多年来游历各国学习花艺,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插花艺术领域,践行中国插花的传播和台州插花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台州插花艺术是在继承前人的传统下结合了唐朝诗人罗虬所著《花九锡》的中国第一篇插花理论体系、台州天台宗佛学文化理念、和合文化的儒家思想融合而成的。台州插花艺术是中国唯一一个地域性插花非遗。

  罗虬是浙江台州临海人,唐代著名才子,诗人、作家、插花家、曾任台州刺史。其所著《花九锡》是中国第一部记载插花、赏花理论的书籍。书中记载了唐代宫廷插花的盛况、赏花的习俗、宫廷插作牡丹的过程,以及饮酒赏花的情景。其不仅对插花的花材、容器、工具、陈设环境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与不容擅动的插作程序,且推崇奏曲、画图、饮酒、吟诗的审美感受,影响后人至今。

  苏群弟子米长城介绍,《东京梦华录》卷七里有“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的盛景描写。

  卖花风习从北宋都城汴京延南宋都城临安,成为都市一景。《清明上河图》中,孙羊正店旁就有个用马头竹篮卖花的花摊,花朵铺排在竹马背上。

0615003_001_08_s.jpg

  挂 画

  挂画、赏画是宋朝文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画中方寸之地,寻乾坤日月之趣,足不出户,便能尽赏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淡雅的审美趣味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绘画风格和书法韵味,并延续至今。

  宋代人的挂画,一开始特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画作,一般挂在茶室,并以茶事为表现内容。

  挂画不仅仅出现在茶室,还有厅堂房阁。一些士大夫、名人雅士,在聚会时会展挂出自己平时收藏的最得意名画,供文友交流鉴赏。这个过程,就叫做“挂画”。

  宋代士大夫群体是宋韵文化的核心要素,他们所引领的点茶、斗茶之趣,焚香、挂画之雅,赏花、插花之乐,是宋人雅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许多人追求的生活美学典范。(张亚妮)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