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程皓如演出照 罗 维 摄
前不久,《音乐嘉年华·程皓如古筝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奏响,尽管已经在国内几十个城市成功举办古筝独奏协奏音乐会,但这场演出对程皓如来说仍然意义非凡——这是她成为中国首批、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古筝博士之后,在北京公开举办的首次专场演出。程皓如对于本场音乐会的曲目编排可谓下足了功夫,不仅兼顾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多元的音乐风格。
廿载求学路,浓浓故乡情
程皓如4岁开始习筝,师从山东济南的赵林,7岁时通过十级考级考核,9岁前在山东济南的多次大赛中屡获金奖。后来,在启蒙老师的建议下,程皓如赴京求学,走上了专业道路。
到京后,程皓如拜师于周望教授门下。经过两年的专业学习,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五年级。从附小一路保送至硕士研究生,2018年提前一年完成硕士学业后留校任教,程皓如学习的脚步并未停止,2019年她又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博士,今年6月顺利答辩毕业,成为我国首批、中央音乐学院首位古筝博士研究生。
从2007年到2012年,程皓如在国内外多项大赛中屡夺头筹,作为中国音乐界最高等级赛事——金钟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古筝组金奖大满贯得主,程皓如坦言,经历这么多赛事,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金钟奖夺冠那一次。“那是我学习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投入和付出特别多。在准备阶段,生活完全被练琴占据。身处其中会觉得很苦,如今回忆会觉得别有滋味,甚至会怀念那种每日单纯练琴的时光。”程皓如说。
作为山东儿女,程皓如对自己的家乡也有深厚的情感,更希望能用手中的古筝,用音乐来表达对齐鲁大地的爱。所以,在前不久的个人专场音乐会中,她也专程献上自己编创的《九儿随想曲》,以及当年作曲家方岽清为她量身打造的毕业作品《兰陵王》。“我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是在老家济南的历山剧院举办的,那时我还是大一学生。这场音乐会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当时我刚被评选为首位中央音乐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场音乐会回到了老家,既是作为该项目的结项汇报,也是对家乡的感恩。”程皓如说。
打破藩篱用古筝的语言创新
作为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从不吝于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在她即将发行的首张黑胶专辑中,收录的全是作曲家马久越为她创作的新作品,每一首都展示了古筝与程皓如的多面性。其中《声色西皮》在今年中秋夜在北京首演,这支曲子融合了京剧元素,由古筝、琵琶、二胡、笛子、中阮、大阮、笙和打击乐共同完成,被很多人认为是跨界之作。对此,程皓如坦言,与其说“跨界”,不如说“破界”。虽然是一字之差,但目标不同。“破”就在于打破藩篱,用更严谨或者说新的演奏方式、用古筝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和阐述。所以,一些新的尝试和探索都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要深入了解之后的再表达。
程皓如自己编创的作品《锦绣》,前不久在京首演,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扑面而来的画面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锦绣》是我在完成博士论文期间创作的。以往练琴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坐在古筝前指不离弦的时间久了,也难免生出倦怠情绪。写作论文的那段日子练琴时间骤减,每天面对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反倒怀念一心一意练琴的时光。”没有演出任务、不必为特定曲目精心准备的时候,程皓如更中意在琴上信马由缰。“我平时练琴时有一个小习惯,就是会把手机放在古筝旁边,有什么灵感随时记录下来。”随着论文逐渐完成,音乐片段也记录了七八十条,一段完整音乐旋律在她脑海里反复盘旋。“有一种冲动想要完成它。”程皓如说。
“作品完成后,我将其命名为《锦绣》。”程皓如这样阐释这部作品,“锦绣既是江山多娇,亦是鹏程似锦。体现的是集体与个人的辩证,锦绣江山是一个又一个鲜活奋斗者的辛劳和付出织就的江山;而个人的锦绣前程也只有融入到集体洪流中才能实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数奋斗者的锦绣前程织就着江山如画,而如画的锦绣江山也记录着奋斗者的执着与付出,我将此曲献给新时代。”
让年轻人爱上古筝
除了演奏家这个身份,程皓如还从事古筝教学工作。在维持二者平衡的问题上,她认为,演奏和教学并不矛盾,本质上讲,二者的奋斗目标殊途同归,都是让更多人爱上古筝这门艺术,“所以,无论是在舞台聚光灯下的自己,还是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授课的自己,我的身份没有本质变化,都是通过自己的诠释来展现‘筝’的魅力,让更多人爱上这门艺术是我投身这门艺术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初心”。
“小时候我常感叹于身边的同龄古筝人寥寥无几,近年来,我亲眼见证着这一传统艺术的蓬勃发展,见证一批批优秀古筝人才的茁壮成长。我很庆幸,我赶上了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民族愈加自信的好时代。”对有志于古筝演奏的后辈,程皓如建议,古筝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下去。
作为新生代的演奏家、教育工作者,程皓如也一直在用新媒介、新传播方式传播古筝文化。“筝是件古老的乐器,它从中华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也用自己的方式见证、记录着我们的文化。我们要用筝的语言,筝的方式记录、传播我们的文化。我觉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要了解何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不是拘泥于用怎样的具体形式去传播。形式只是手段,究竟要传播什么才是内核。所以,古筝更多的是需要找到怎样的组合更适合去表达、传播这样的传统文化精神。”程皓如说。
谈及在新时代,古筝如何创新表现形式,做到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喜欢时,程皓如说:“这是个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有责任让更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更多的喜爱与追随,而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不能一味地追求表现形式的突破而放弃这项艺术的本质,在坚守住‘筝必须是筝’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耐心聆听年轻人的反馈,了解年轻人喜欢怎样的形式,接受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付出尝试。”(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