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原标题:“都是一家人,不分谁和谁”
正月十六,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整董镇整董村曼景寨村民小组的一栋傣家吊脚楼里,92岁的咪宰金佝偻着背,坐在一台老式织布机前,一双像用枯树拼成的小耙子似的手来回倒腾着,织布机随之“哐、哐”地响,声音飘到傣家寨子里,一种恰如其分的祥和蔓延开来。
咪宰金老人正在织傣锦。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老人织的傣锦,是一种流传当地的古老的手工纺织品,能做成床单、裙子、包等日用品。
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年,织锦成为各民族沟通感情的符号。借助织锦,寨子里的各族群众共建精神家园,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修旧如旧 发展旅游
传统的傣族吊脚楼是除织锦外,傣家人与外界沟通感情的另一个符号。
走进曼景寨村民小组,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下,传统的傣家吊脚楼错落有致,点缀在房舍上的傣族风情饰画、生产生活用具散发着历史的陈香。
2015年以前,这里的民居没那么有“气质”。
村民回忆,那时村寨里的路是土路,房子多是叉叉房和茅草房,不安全,少部分村民家里条件好,盖了砖混结构的房子。
曼景寨村民小组和相邻的曼贺井村民小组、曼贺村民小组均归整董村,当地人把3个村民小组叫城子三寨,寨子里90%多都是傣族。
傣家寨子的新式吊脚楼。人民网 程浩摄
寨子咋发展?先解决房子问题。
是建砖混结构的新房还是对吊脚楼进行修复,大伙犯了难。
“要不修复老房子,修旧如旧,以后还能发展乡村旅游。”这种声音占了上风。
当地党委政府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并征求意见,最终同意修旧如旧,为发展乡村旅游打好提前量。
2015年,项目实施,重建吊脚楼的,政府补6万;修复的,政府补4万。另外,政府还整合资金,硬化道路、建盖公厕、安装路灯、添置垃圾箱,修建民俗歌舞表演广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展室,构建“寨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环境。
其中有波折——项目实施时,少部分村民已盖了砖混结构的新房,要修旧如旧,这些房子就得拆除。在整董村党总支引导下,党员率先拆房,问题得以解决。
航拍城子三寨。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人心归聚 精神相依
寨子修复完成,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此前商定的乡村旅游提上日程。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村里鼓励非遗文化传承人带徒传艺,每年开展4次包括织傣锦、武术、傣语、竹编等传习活动,并组织个人、集体参加村、镇级的民间艺术、手工艺比赛,同时开展文化示范户创建工作。
村民们参与度挺高,自发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文艺队,只要到了节庆日子,队员们便身着傣族服装载歌载舞,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
文化跟上了,城子三寨的乡村旅游热起来。特别是逢周末或节日,一辆辆载满游客的大巴车、小轿车、越野车便驶入这个风景秀美的傣族寨子。
乡村旅游搞起来了,城子三寨的名气越来越大。怎奈疫情突袭,游客少了,城子三寨咋布局?
“疫情只是暂时的!”党委政府鼓励村民,同时引进企业,流转村民土地,发展冬农作物,助农户增收。
咪宰金老人流转出农田14亩,每亩每年租金1250元。村里不少人还到冬农作物基地务工,又是一笔收入。
产业有了,村子治理得跟上。
航拍城子三寨。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党建引领下,城子三寨每个村民小组成立议事委员会,小组干部、党员、有威望的老人加入,大伙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比如,为保护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村民们自发组成消防小队,不时到村里巡护;一户村民患重病,地里活计没人干,村民们帮着干;疫情防控期间要守卡,党员带头,群众跟上;村里主干道,除了保洁员每日清扫,村民们每十天一次大清扫……
“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分谁和谁。”如今,在党领导下,城子三寨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一起守护着美好家园。(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