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 陶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来源于农耕社会,而农耕社会又是从自然界中找到材料、利用材料,创造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现代生活中信息化、工业化、全球化等快速发展,和传统生活之间需要产生精神链接,保护非遗便可以产生这种精神上的链接。”在近日举行的“用数赋智 助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路演现场采访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执行主任章莉莉对记者说道。“我们希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今天的生活深度融合。”
“融合”作为PACC这个平台的理念,也是章莉莉近几年不懈的坚持。作为PACC的执行主任,章莉莉一直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的创新探索工作。随着对非遗认识的加深,民众对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连接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逐渐建立起了一种概念和认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不仅要传承非遗,传承这种古老的、美好的技艺,更加要把它变成我们当代生活的一部分,让非遗‘活’起来,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实际上,PACC将3千平米空间用作6个不同传统工艺工作室,有几百位创新设计的研究生长期从事非遗,孵化了近一千多位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研培的教学和创新。这里既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设立的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的产学研机构,也是上海美术学院MFA研究生培养基地。
2016年7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牵头,上海大学在青海果洛成立“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工作站”。作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机构,工作站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运作理念,积极推动果洛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和展览传播。2017年11月, 全国第一个设立在高校里的传统工艺工作站“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旨,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下,围绕非遗创新转化展开系列工作,发挥了大都市设计能力和创新人才的资源优势。在此次采访中,章莉莉一一讲述了工作站里作品背后的故事。
几年来,章莉莉及其团队制作出羊毛毡摆件、千里江山系列服饰、果洛地区藏族银饰锻造的靴子等大大小小非遗新品。在章莉莉看来,如何把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融合,如何把传统文化和当代青年的创造力融合是他们永远在路上探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