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活态传承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热点 > 正文

活态传承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来源:重庆日报2021-09-01 09: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酉阳依托鲁(山东)渝(重庆)扶贫资源,在村里建起苗绣工坊,同时开展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组织周边留守妇女、贫困群众学习苗绣技艺。(受访者供图)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市民正在选购非遗产品。当天是第七届西旅会暨2021重庆文旅会开幕第二天,不少市民携家带口喜逛“两会”,购买文旅产品。(摄于6月12日)特约摄影钟志兵/视觉重庆

  荣昌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身穿汉服的爱好者正在观看荣昌陶、夏布和折扇等非遗文化。(摄于二○二○年九月十三日)记者 龙帆摄\视觉重庆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部署。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兼收并蓄,汇聚成独特的历史文脉,凝结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这些珍贵遗产“活”起来、传下去?结合《意见》的出台,重庆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妈妈,快看,这个刺绣好漂亮哟”“呀!还有‘男绣娘’,手指好灵活,飞针走线,就像在布上跳舞”……8月28日,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A级景区桃花源,不少家庭抓住假期最后的尾巴带孩子研学旅行。

  景区内的市级非遗项目——酉州苗绣是游客热门打卡地。“男绣娘”陈碧海更是引人关注,身边围着不少游客拍照、录视频。

  非遗进景区,实现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不仅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之举。

  事实上,桃花源景区引入苗绣项目,只是我市在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利用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非遗+旅游

  文化“出圈”,让景区见人见物见生活

  “苗绣,被誉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它用色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辅以其它色彩艳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适合用作旅游商品,是游客带得走的记忆。”陈碧海一边介绍,一边飞针走线。

  现年57岁的陈碧海本是一名庄稼汉,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1993年,他跟村里多数青壮年一样外出务工,在湖南郴州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伤愈回乡后,他一直赋闲在家,靠低保度日。

  2014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实施〈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复函》,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同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启动,陈碧海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班,正式成为一名“绣工”,在桃花源景区苗绣坊上班。陈碧海激动地说:“现在我月薪1900元,有‘五险一金’,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技艺展示,甚至还到了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

  “我们借助非遗进景区项目,先后开设了竹编坊、苗绣坊、织锦坊、染布坊等工坊,开发苗绣、土家织锦、竹编等特色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让游客的旅行变得更能‘见人见物见生活’,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桃花源景区相关负责人称。

  非遗怎么“活”?当然就是要回归生活、贴近群众,让普通人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样的非遗才具有可以持续传承的生命力。“非遗+旅游”无疑是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的有益探索。

  非遗+乡村振兴

  文化“下乡”,让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村民谭明兰家,院子干净整洁,土家吊脚楼别具一格。

  50岁的谭明兰动作利索,一根绣花针在她手中上下飞舞,用夏布制作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在她的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往前跑。”她说,曾经层层叠叠的大山阻碍了村子对外交流,也阻挡了村民的致富路。7年前,她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

  前年,我市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曾经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非遗扶贫工坊,采取“公司+农民+传统技艺”运营模式,以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群想要劳动强度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离家近的就业需求,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成为了一名农村手艺人。

  “我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再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挣钱都不耽误。”谭明兰称,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如今,她家年收入已突破5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39个市级非遗工坊,有效解决近千人居家就业,不仅助推了乡村振兴,也推动了非遗传承保护,还解决了非遗企业的用工难,提升了他们的生产能力,实现“一举多得”。

  非遗+产业聚集

  文化“融合”,让资源变成财富

  在荣昌安陶小镇,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一个荣昌陶的铺面。“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这首传唱数百年民谣中描述的场景在此得以重现。

  在安陶小镇众多铺面中,荣昌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先才的“荣昌安陶”店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呈“前店后厂”布局,前店展示着数百种精美陶器,吸引了不少客人选购;后厂,是梁先才授徒和制陶的地方。

  “如今,荣昌陶可谓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年过七旬的梁先才称,他9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制陶,16岁学习拉坯制作,23岁时就能制作各种工艺陶。为了不让荣昌陶这门技艺失传,2013年,他专门成立了陶瓷技能专家工作室,从事陶瓷艺术品的研发、制作。

  “非遗不能‘冻’起来,要‘动’起来;只有‘动’起来,文化才能‘活’起来。”荣昌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称,近年来,该区对非遗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提炼和表达,围绕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打造产业群,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财富。

  在陶方面,荣昌确定了“陶瓷产业园”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双轮驱动的陶瓷产业发展思路,陶瓷产业园突出一个“优”字,力争打造200亿级陶瓷产业发展集群;陶文化创意产业园突出一个“新”字,不断提升荣昌陶的品牌和形象,并努力把安陶小镇建设成为集陶产业、文化、旅游、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目前,荣昌有陶瓷企业7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6家、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包装陶、园林建筑陶等产品体系。

  “强大的产业集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为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梁先才称,他现在已带了上百个徒弟,其中不乏大学生,不仅不用担心手艺失传,荣昌还正在创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陶器之都,“传承千年的窑火必将越烧越旺”。(韩毅)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 习近平出席马克龙举行的欢迎仪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