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用新媒体讲好非遗故事”主题活动侧记
光明网讯(记者 曹梦阳)2020“用新媒体讲好非遗故事”主题活动圆满举办。近年来,新媒体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赋能,成为了讲好非遗故事的新方式。三位非遗传承人代表走上台前,讲述出了他们内心的文化情怀、民族大爱以及亲眼见证的在新时代下新媒体和非遗项目碰撞出的精彩火花。非遗传承人们声情并茂的讲述和那些直击人心的动人故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让我们再将那些动人瞬间拾起,再次感受信念的力量。
与时俱进,用热爱克服时代冲击
10月15日,在苏州“用新媒体讲好非遗故事”主题活动现场,高朋满座。会场的红色主色调温暖而有力量,现场座无虚席,每个人都神情庄重而内心澎湃。
“作为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克服困难,学习用新媒体讲好非遗传承故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芮名扬作为第一位发言代表,步伐沉稳地走上台前。作为一名有着40年写样生涯的“老将”,他却为观众分享了他内心曾有过的彷徨,“像我的工作是写样,写样的时候必须沉静下来,要写出各种字体的字样用于雕刻。如果过分紧张,执笔都会造成不稳。”芮名扬向观众坦言:“第一次触网面对镜头,难免紧张畏惧,这时候不可退缩,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年龄偏大,只专注于技艺,不善言辞,更不会表演、即兴发挥的人。我也正是通过参加多次采访、拍摄,通过多次的磨炼、实践才闯过了紧张的这一关。”从芮老的话语里不难听出,例如直播或是短视频这些新时代的产物对于年纪稍大的人并不像年轻人那样信手拈来,但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本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克服各种困难去接触这些对他来说相较陌生的产物。
雕版印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芮名扬
芮名杨回顾,“粗略地计算,我已参加国内外数百次的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个人采访和拍摄,几乎跟我的专业都有关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故宫博物馆、中央台多个频道、美国伯克利大学、北大附中、冯小刚影片等等,还是参加光明网几年前直播的印象最为深刻。” 讲到这些,芮名扬拿着话筒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是眼神却坚定有力。从他的这些尝试中,我们读出了非遗人奋力传播非遗文化,不想让其光辉暗淡于时代长河的决心。还好这些辛苦和坚持都有回报,通过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些不该被埋没的文化,甚至更多人爱上了非遗。
德艺双馨,用非遗文化传播大爱
今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不少非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斗争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井秋红就是其中的一员。井秋红穿着亲手缝制的紫色长裙快步走到台前,“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手艺人,一定要德在先,艺在后,手艺可以通过长辈师傅之间学艺的过程掌握,但是德行的培养是要经过日久天长、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她深谙过世母亲对她的教导,并且将其作为准则运用到自己的团队组建和日常行为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疫情期间,她即使自己肩负传承非遗文化的重重阻碍,仍要不顾一切的尽自己最大能力为疫情严重地区捐献香包。这批捐赠给武汉的特色防疫香包的配方是徐州市中医院团队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研制的,具有增强免疫、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等功效,更蕴含着她的美好祝愿。她动情地回忆起非典时母亲带着全家在庙会发放免费香包的故事,她感慨道:“那时候我不理解妈妈跟我说的‘人越在穷的时候越要做捐赠的事情,要做舍的事情。’,我当时就想如果在很穷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做施舍的事情?做施舍的事情是在我有的情况下,在多余的情况做才行。但在我真正为武汉捐赠香包以后,我突然醒悟到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比自己快乐还要快乐”。讲到此处,观众也大受感动,自发地鼓起了掌。
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井秋红
通过井秋红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徐氏香包的美,更加看到了非遗人心中的大爱无疆,其深厚技艺的后面有着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团结之心的支撑,非遗文化必将大放异彩。
除了非遗传承人的个人捐献外,阳澄湖的非遗文化阳澄渔歌,也在抗疫防疫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传承人李雪龙参与创作的以阳澄渔歌为形式的抗疫宣传文艺作品为防疫和抗疫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要充分发挥渔歌的积极作用,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非遗这个行列当中,能够感受文化自信的内在动力,让我们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李雪龙表示。
阳澄渔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雪龙在活动中发言
走进生活,非遗创造新时代价值
近年来我国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不断探索,其中不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例子。不少非遗传承人意识到做好非遗品牌化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如何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也成了很多非遗人关心的问题。“我这个非遗传承人没那么伟大,疫情期间我赚钱去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满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思彤的开场诙谐幽默,她的真诚和坦率逗得在场观众开怀大笑。
“满绣,除了可以做装饰以外,也可以做成品牌化来运营。我们现在有设计团队,成为了北服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大量的设计人才。并且也跟院校有合作,包括在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我们的满绣基地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刘思彤先大致介绍了自己的品牌经营理念和做品牌8年来取得的成绩,她凭借自己的创新性思路帮助满绣这个非遗项目走出了国门,打响了名号。不过她也强调,这一些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帮助。作为一个带货能力超强的“网红”,她调侃自己虽没有妖娆身材、可人面孔,但有着非遗传承人的执着和韧劲。虽然开始直播只有10个人观看,但是凭着非遗传承人的信念、责任感,她早已创下了一件作品就网络销售几十万的神话。她激动地说:“此时特别感谢,我们在这个时代多么美好!我们在这个时代多么地省力!现在传承人一定要拥抱科技,一定要拥抱现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给我们带来的能量。”
满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思彤
除了满绣以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也走下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欣赏文化之美,享受文化之美。御窑金砖便是这样的代表,金砖被用于开发文创产品,让它走进民间的百姓生活。
甚至不限于应用,即使是普通人,也有学习非遗文化的机会。“我觉得非遗就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里面有一个社区传承的定义,我觉得她更多的是一个共享性。作为一个不同的公众来说,我们有权利享受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滋养。我们也能够成为一个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为我们如此解读。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
近年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并通过新媒体等媒介,给传承人,给这些文化搭建了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传承人的那份坚守与执着。
非遗传承的过程辛苦却荣耀,非遗作品里面也蕴含着很多正能量,因此需要我们共同传承。“我在考察砖雕的时候发现,有很多遗存作品正能量很强,我在里面看到了孝的精神。”苏州砖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一鸣说到。而这种正能量和精神往往就是我们传承非遗的核心所在。
“目前现在通过新媒体的手段,通过直播可以去不断圈粉,增加我们每一项技艺的粉丝,通过增加粉丝使得更多的民众认可了这项的技艺,喜欢这项技艺,将为我们的传统技艺的发展打开一片新的市场,增加市场的销售,推动产业的发展。”光明网副总经理宋乐永分析到,“除了增加粉丝,增加市场的份额之外,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将我们的技艺的本身和现代科技相融合,以科技的手段进行知识的创新,推动传承的效率更高,技艺更加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传统技艺和科技的融合,弘扬非遗保护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公众对非遗传承发展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社会氛围,非遗之路必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