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穆辰)钻圈、跳板、柔术、转碟、空中悬吊,武汉杂技团演员们展示的这些惊险又独具观赏效果的高难度表演动作,让直播间里的网友大开眼界并纷纷点赞。
武汉杂技团副团长何忠杰在直播中进行讲解
11月4日,由光明网与咪咕文化联合主办,咪咕视讯承办,咪咕直播独家播出的《致·非遗敬·匠心》第三季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直播走进武汉杂技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菊花、武汉杂技团副团长何忠杰在光明网直播间中,详尽介绍了武汉杂技的历史溯源、特色以及代表性节目,并带领网友们近距离观看武汉杂技团演员们的日常训练,引来网友接连赞许。
武汉杂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荆楚杂技就相当繁荣。清道光20年(1840年),《汉口竹技词》中也有“走索车坛尽女娃,手捧铜锣到处杈”,“猴子狗熊玩棍棒,雀儿老鼠打秋千”的描述。建团以来,武汉杂技坚守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格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菊花做客直播间
直播过程中,82岁的夏菊花对着自己的老照片为网友们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这是54年在北影拍电影的时候,一个《柔术》,一个《顶碗》。一个个落上去顶了十二个碗,真碗呐!”面对一张张自己的老照片,夏菊花兴致勃勃,历数家珍。
夏菊花是武汉杂技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杂技首夺国际金奖第一人,是享誉国际的“杂技皇后”,她连任五届中国杂协主席,持续推动中国杂技的繁荣,引领中国杂技走向世界各地,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杂技界老、中、青三代人信赖与敬重的主席和名誉主席。
在夏菊花的身后,80余名武汉杂技演员正在同时进行不同门类技艺的训练。直播开始时,已然有不少网友被身后演员训练的场景深深吸引。“我们这里的演员每天要训练8个小时,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门类,但又不仅限于一种,一专多能是对所有演员的硬性要求。” 武汉杂技团副团长何忠杰向网友介绍并将直播镜头指引到正在训练的演员们,“她们现在练的就是夏菊花老师的经典原创节目《顶碗》和《柔术》,想要完美呈现这些动作,腰、腿、顶的功夫缺一不可。”
夏菊花指导演员们进行训练
“这里的演员来自全中国,我们招收学生的要求只有一条,那就是能坚持、肯吃苦。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直播中演员们全神贯注地训练演出动作,夏菊花在一旁进行指导,有时也会走上前亲身传授经验。
“我希望把杂技的美好传给后人,让后人做得更好。”近几年,夏菊花总在表达这样的寄望,“希望中国的杂技不但要传承,还要创新发展,技巧上、难度上都要有特色,要打动人心,把美丽传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