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来长又长
蓝蓝的江水起波浪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
船儿满江鱼满舱
……
光明网讯 赫哲族,一个古老的民族,对许多人而言,它遥远而神秘。《乌苏里船歌》如诗的歌词,更是让人对生活在东北三江平原上的赫哲族人生出无限想象。
这个沿江而居的古老民族曾长期以渔猎为生,因喜食鱼肉,善于鞣制鱼皮,喜着鱼皮衣,也被称为“鱼皮部落”。也由此有了“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这样的说法。
历史上有众多的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这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一种特色文化。但是从清代开始,只有赫哲族将她传承沿袭下来。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皮制衣要经过洗料、剥皮、晾干、干燥、熟软、拼剪缝合、定型、修饰等步骤,这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艺是住在黑龙江边的赫哲族人的独有绝技。而有着“无纸剪纸”之称的鱼皮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原有的镂刻和剪贴两种工艺的基础上,还发展出浮雕、手绣工艺技艺。鱼皮贴画所表达的就是赫哲族人对生活的期盼以及对吉祥平安的向往。
在赫哲族传统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赫哲族鱼皮贴画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解永亮看来,赫哲族的鱼皮艺术也是人类的生存艺术,也可以称之为写在鱼皮上的史书。
如今,鱼皮画和鱼皮手工艺品已经成为了当地旅游特色产品,鱼皮也成为记载着赫哲族与自然关系最好的见证。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银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可爱的中国”各民族优秀知识分子讲述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系列短视频共58集,从8月6日起,将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请关注。(记者 车静雯)
当日,一场以“精致与浪漫”为名的巴洛克室内乐经典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音乐会由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沈凡秀及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清馨巴洛克乐团演奏,带来包含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等大师作品。这场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的演出之一。5月1日至25日,以“乐彩纷呈”为主题的国家大剧院2025五月音乐节呈现27场中外音乐史上的室内乐经典作品演出,展现室内乐的传承与创新。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