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6月8日是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于6月7日至10日在广州市举办。在此期间40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齐聚羊城,通过展览、展演、座谈、论坛等系列活动,展现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
今年也是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9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广旅局主办,荔湾区文广
旅体局、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承办,粤剧艺术博物馆协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学术论坛安排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以及来自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广旅局、荔湾区委宣传部等领导出席论坛。
论坛由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主持。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张晋琼、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中山大学教授董上德、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吴川市粤剧团有限公司经理郑永健、澳门理工学院教授江淳、香港大学统筹蔡启光、粤剧研究促进社(香港)博士李少恩等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析总结粤剧保护的广州实践与模式,并就当前粤剧保护的现状、问题提出对策,探索建立穗港澳粤剧保护的互动协作机制。
粤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优秀代表,在粤港澳及海外粤语华人圈中广泛的影响,是粤港澳及海外粤语华人文化民心相同、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2009年10月,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正式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粤剧发展正式进入遗产时代。
广州是粤剧发源和传承的核心地,在粤剧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带头作用。过去十年,广州为粤剧保护提供了“三位一体”的“广州经验”:“一体”即以粤剧生命力为本体;“三位”则是:一是以遗产粤剧为主体,以民俗粤剧、艺术粤剧为两翼的保护理念;二是政府为主导,直接传承人群为主体,间接保护人群为辅助的保护共同体;三是以物化记录、活态传承为主,以创新发展和教育传播为两翼的保护路径。
广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政府机构是广州粤剧保护的最直接主导者,2014年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19年5月,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通过实施中长远的7大工程和三年重点工作15项,到2022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广州还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论坛举办的所在地粤剧艺术博物馆是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专题博物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粤剧艺术“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的文化空间;而广州粤剧院新址也将于2021年完成整体建设,未来将打造为振兴粤剧的基地和世界粤剧文化中心。
黄天骥表示,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在于不断创新。他认为,非遗保护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粤剧在舞台表演、剧本、音乐等方面也要求新求变。特别是在剧本上,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从注重叙事转变为注重抒情。宋俊华期望,广州的粤剧保护探索未来将对其他戏剧类非遗保护提供示范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