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家就在黄河边】大河奔流新时代 岁岁安澜佑三晋
首页> 非遗频道> 今日热点 > 正文

【我家就在黄河边】大河奔流新时代 岁岁安澜佑三晋

来源:山西日报2022-09-16 09:33

  开栏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沿黄九省(区)干部群众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岁岁安澜,长治久安。全流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黄河正在成为造福沿岸人民的幸福河。  

  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举办在即,山西日报联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及山东八省(区)省级党报,推出系列报道“我家就在黄河边”,集中展示各省(区)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南至垣曲县马蹄窝出境,山西境内黄河总流程965公里,途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奔流而下,生生不息。

  2019年以来,山西省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

  黄河宁,天下平。生态好,产业兴。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古老的母亲河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在成为造福三晋大地的幸福河。

  生态优先 奏响大河绿色乐章

  初秋时节,数千只白鹭聚集在平陆县黄河湿地,时而展翅高飞,时而独立水中,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呈现在世人眼前。  

  从《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到11市黄河区域规划,再到《山西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10个政策文件全部出台,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坚持规划引领的基础上,我省配套完善了空气质量改善、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构建了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陆东介绍,三年以来,我省持续强化大保护大治理,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整体水平。

  “幸福水”润泽新生活。临县李家湾村曾是黄河边上出名的贫困村。生态绿化修复示范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村里绿化荒山2600亩,退耕还林1400亩,还新修了3.7公里田园观光路。对于村里的变化,护林员杜俊谈感慨万分:“我们村现在建设得越来越好了,村里人种地、开农家乐,日子过得挺幸福。”

  今年1—8月,参与评价优良水质断面46个,同比上升16.6%;黄河流域各县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右玉、芮城等8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成绩亮眼的背后,是为确保黄河安澜作出的山西贡献。

  产业发展 奏响大河幸福乐章

  在偏关县老牛湾,黄河奔腾入晋,与长城一道携手飞腾;在临县碛口古镇,从前车马慢、如今故事长,古渡被岁月浸染出悠长韵味;在吉县壶口瀑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激荡着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在山西流经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  

  近年来,山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富矿、赋能旅游发展。全力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文化旅游示范带和“黄河、太行、长城”三大旅游板块,推动全省9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

  纵贯山西,从北到南,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全长1238公里,连接起沿线65个A级及以上景区和153个非A级重要旅游资源点。是景观路,也是致富路。“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平陆段的开通,我们村的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现在已经有1000多亩了。”平陆县常乐镇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荆安甲最近喜上眉梢。千亩葡萄基地正是平陆县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主要项目。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入目是波澜壮阔的母亲河、生机盎然的绿植和群众幸福的笑脸。

  品牌引领 奏响大河高质量发展乐章

  黄河从历史中走来,在文化中流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更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今年,我省与内蒙古等沿黄省区联合召开了省际合作联席会议,不断推动省际产业发展互融互促、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李婕直言,即将召开的“大河论坛·黄河峰会”将为省际交流提供又一良好契机。

  “到2025年,‘黄河之魂在山西’文化旅游品牌在全国叫响,全社会形成传承和弘扬三晋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建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近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印发了《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新的指引和保障。“山西将以黄河文化为精神纽带,充分挖掘和激活黄河流域的精神、文物、非遗、建筑、风俗等文化因子,助推黄河两岸地区的生态大保护、产业大转型、文化大传承,让黄河文化进一步‘活起来’‘火起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贵表示。

  九万里河东入海,我家就在黄河边。在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中,山西正奋楫而进,笃力前行,奏响人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乐章。(张馨)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埃及一警察局突发大火已致38人受伤

  • 稻香满园 丰收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